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思考

       摘要:快速城市化加重了资源的消耗和对城市周围环境的破坏,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时需要尽可能降低这些影响,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越来越注重低碳生态方面的考虑,在城市建设中,编制低碳城市规划或引入低碳理念已渐成趋势。本文结合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实际,首先简要阐述了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指出建设低碳城市新区意义重大,提出低碳城市新区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定位、理论研究基础、低碳城市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新区建设发展模式。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城市新区,规划思考

  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面临最具挑战的环境问题,也是当今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问题。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最重要的第一步,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城市新区将是未来城市建设中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在城市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新区规划中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确定低碳规划定位、内涵,并予以实施对新区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概念

  (一)低碳城市概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界定的内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低碳城市规划概念

  低碳城市规划是从不同城市形态、城市发展模式、不同建筑群体构成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低碳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建立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方法,以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宏观层面的低碳规划,其重点是解决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低碳发展模式;二是中观层面的低碳规划,重点研究“承上启下”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内容;三是微观层面的低碳规划,重点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具体的低碳规划问题。

  (三)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

  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二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但需要理清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首先,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而低碳城市则侧重强调减少碳排放,提高碳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因此,有专家学者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将低碳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概念之一来进行阐述。

  (四)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

  1、国外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

  国外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文献已开始涌现。方伟坚(Fong 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格莱泽和卡恩(GIaeser,Kahn 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

  目前,国际上一些城市在低碳发展某些领域起到了领跑的作用。例如,伦敦制定了包括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标,建立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设施分布能源管理供给部门等。东京逐渐普及建筑节能,进行天然气发电,同时充分进行余热利用等。柏林建立了完善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发展微型发电等。哥本哈则建立了广阔的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巴塞罗那则规定所有新的开发建设都需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由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尚无得到公认的低碳城市。

  2、国内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

  国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设想,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初步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付允等学者(2008)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能源、经济、社会、技术的内在关系框架。同时部分国际组织也积极展开对中国的研究。2008年国际气候组织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旨在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应用,构建低碳领导力体系,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亚洲协会美中关系研究中心推出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制定了优先合作领域,如采用低排放煤炭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措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保定市,于2006年提出“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业群,现有新能源企业已超过160余家,同时于2007年又提出“太阳能之城”的概念。截至到2007年底,保定5O%的公共场所、40%的生活小区、4O%的旅游景区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太阳能照明和建筑太阳能供热等。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据规划,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步行、自行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的天然隔热层。同时城区8O%的固体废物实现循环利用。

  (五)建设低碳城市新区意义重大

  建设低碳城市新区,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新区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低碳城市新区的规划思考

  建设低碳城市新区,科学合理的新区规划应该承担起重要角色。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在城市新区规划和建设中进行有效落实,避免停留在理念和新概念阶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明确低碳城市新区的内涵和定位,构建低碳城市新区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规划实施指标体系,并融入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促进新区规划的发展创新,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新区的建设。

  (一)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新区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有以下三种编制类型:一是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以外建立系统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方法,作为非法定规划的一种,用来补充和完善现行的规划理论体系;二是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三是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从今后的发展看,笔者认为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新区规划编制体系应是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新区规划自身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低碳城市新区规划还应探索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

  (二)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理论研究

  当前,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还比较少,而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又迫切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并逐渐系统化。现阶段对于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等的研究和实践较多,这些多是基于技术领域的研究,而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是否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新区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新区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新区低碳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三)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由概念到可操作的关键所在。城市新区低碳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标范围的界定,低碳新区的指标体系不能包罗万象,主要看是否促进了减碳和固碳这一目标,尽量使指标体系简化。二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低碳新区规划的相关指标必须能够在新区规划管理中进行控制和操作。三是指标体系的可考评性,即通过常规的方法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可进行有效指导。四是指标值的适应性,由于不同功能区位、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应有不同的指标值,从而更有利于低碳新区建设成效的评价。

  (四)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实施

  建设低碳城市新区是低碳城市新区规划实施的过程,只有使低碳城市新区规划有序逐步的落实,建设低碳城市新区的目标才能实现。一是要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规划一经批准,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局部调整和重大变更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发挥专家和公众在规划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规划公示、听证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强化媒体和舆论的规划监督作用。三是建立城市新区规划管理体系,统筹新区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倡导绿色的生活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公众消费和行为模式转变,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共创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

  结论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设想,但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目标层上,缺乏有操作性的实施办法,但做好低碳城市规划对建设低碳城市无疑是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笔者认为只有对低碳城市新区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明确低碳城市新区的内涵、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到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实际中,并推动城市新区的发展创新,为城市新区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 0 0 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3、顾朝林,谭纵波,刘宛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5).

  4、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5、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6、李兆汝,曲长虹.以“低碳”理念贯穿规划始终[J].中国建设报,2009(12).

  7、刘振江.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改革报,2010(4).

  8、河南省人民政府.城市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