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环境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备受关注,这恰恰印证了我们生存的环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的挑战。地球资源锐减,污染严重加剧,环境不断恶化。而我们面临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造成的,这可以追溯到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为人类为人类文明的快速进步创造了机遇,研发各种可能的技术,为人们带来美好灿烂的前景。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让生物圈产生了可怕的裂痕。而裂痕带来了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强烈的报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如果人类仍不一致采取有力行动,紧急制作贪婪短视的行为对生物圈造成的污染和掠夺,就会在不远的将来造成这种自杀性的后果。”
关键词:生态;绿色;环境;设计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素与人有一种和谐共处的感觉。人不仅仅具进行个人、家庭、社会的交往活动的属性,更具有亲近阳光、空气、花草、水等自然要素的自然属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提出的绿色设计其实是运用环境学和建筑学原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设计、规划内外空间的物质和能源因素,使其在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且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设计模式。一个好的绿色设计理念能改善环境质量,又能提高生活品质,给人们提供一个清洁、优雅的环境艺术空间,保证人们健康、安全地生活,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的效益达到高度的统一。
步入20世纪以来,伴随而来的是全球经济飞速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随之加大,人与自然的斗争愈演愈烈,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就成为严重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问题。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人类环境会议上就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认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召开,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及《21世纪议程》,明确地把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作为未来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使命。我国也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并实施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而环境艺术空间作为额外人的活动场所,用于建设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各种能源、消耗品在固体废弃物中占很大的比例。节能和环保是绿色设计理念的两个基本点,因此推广绿色环境艺术设计对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的人类,可以没有石油,可以没有电力,也可以没有煤炭,但绝对不能没有淡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暂且不谈国家的、工业的,先着手于日常细微。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地域辽阔,地理多样性及民族多样性,集中各种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需具有中国特色,充分了解国情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地域特征,发掘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并加以利用。下面归纳出几个方面的基本创作纲略:
1、绿色环境的创造应从实现无害化、舒适化和自然化等健康目标的建筑小环境入手。
2、重视地域的气候特征,建筑创作中气候逻辑的表达既可以着重于对传统技术、地方材料的挖掘与改良,又可借助于新技术、新材料,创造新的适应手段。
3、尊重建筑的场地特征,有效利用场地条件,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4、贯切少费多用思想,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倡导“3R”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重复(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
5、尽量采用被动式节能策略,使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最低限度地消耗人工能源及不可再生能源。
6、提高建筑的使用灵活性、可生长性和适应外界变化的自调节性,倡导建筑的再利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从美学角度来说,环境的美是需要不断优化提高的,当代我国所存在的问题,如果设计师们都能用绿色理念来设计,环境是可以建设得美好和宜居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可以使环境提供更好的审美功能,让人与物质不再是矛盾,也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全面和谐。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艺术内涵,是人类在生活中对自然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从而人与自然然应该是“天人合一”的关系,环境作为人类生活运转的载体,需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具有时代风貌。总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境设计能同时满足人们多方面的要求,将来需要更多的绿色设计理念投入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一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