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是高等本科教育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专业特色的基本保证。培养出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管理等就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增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相互协调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整合、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及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运行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理论课程和相应的实践环节配置,并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内容集合体。
  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是根据人才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专业特点而形成的面向就业岗位的具体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指导和驱动的作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通过合理配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实验、实习实训项目构成的具体实践教学内容集合体,一般包括不同层次的实验(课内实验、课程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训(校内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实训、毕业实习)、课下大作业、不同层次的设计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与校内外创新实验和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实践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在整个体系中起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包括管理机构、人员、管理手段、规章制度以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及学习环境等。实践教学体系各个组成要素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既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相互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体系的功能。
  二、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原则
  地方高等学校应该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建立目标体系必须遵循三个原则特点:一是符合性原则特点,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相符合;二是整体性原则特点,要体现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两者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功能;三是有序性原则特点,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组成,不同实践环节要有序衔接成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即具有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完整体系。
  三、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科学构建实践内容体系
  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必须科学组织实践教学内容。随着目前课时的压缩,为保证理论课程的授课课时,不可避免地减少了实践教学内容,导致出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够合理、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为强化能力培养,应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根据能力培养层次进行划分,构建“分层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科学设置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基本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个层次,将实践教学目标及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在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基础的、专业的、系统的实践能力。
  依据“分层一体化”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为相互独立、相互联系、交叉共存的“实验教学模块,实训与仿真教学模块和校内外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训练。
  1.课程实验教学模块。课程实验教学模块的实践环节一般设置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验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进行验证,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校层面应该建立基础实验中心教学实体,统一开设基础实验,采用多媒体讲授基本实验技术,注重对实验设备、仪器的了解和基本实验操作的培训,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少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专业课的开设,应该以综合型、设计型和工程型实验为主,所占比例超过50%为宜,按照学生都能够得到独立操作机会的原则进行分组,在规定的实验题目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和分析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方案。对于工程型、设计型实验,教师只讲授基本实验内容,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介绍实验过程和监控方法等。在2周的实验时间里,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完成实验。对于实验的评定,以实验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原则确定实验成绩,重点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意识的形成,为后续的实践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训与仿真教学模块。一般认为实训就是案例教学或是带学生做项目,让学生获得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得不到的新技能。与案例教学相比较,实训还可使学生学到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形式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被广泛应用。
在本科教育中,实训与实验、实习有着根本的区别。实验是针对课程单元设置的实践内容,主要用于表征课程单元中的基本理论或基本理论的建立过程;实训则是针对项目或产品设置的实践训练,以基本理论的应用为主线,实训课以项目或产品为中心展开,承载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技能的任务。实训项目,小则可以针对一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大则可以针对一门课程,如课程设计、课程论文、课程大作业、科研创新训练等都属于实训的范畴。为便于区别,叫作课程实验和项目实训。
  项目实训在校内和校外完成,校内应建立实训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室、校内基地、实验平台以及稳固的产学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实训和科技创新学分。实训不同于实习,一般实习没有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步骤详细的培训计划,只是在专业范畴内了解、认识学科基本理论的应用情况,不能替代实训项目。
  实训以及相关的仿真教学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实践教学手段。这些实训和仿真教学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形成规模,对于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大型污水处理装置的调试和运行实验,抽象的建筑物内部结构、连接管道、调节阀门、进出水口、回流等设备、反应现象、起泡的产生与释放等难懂的原理知识以及分析检测仪器等污水处理工艺调试运行的逼真再现,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实际工程调试和运行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主动性,为学生后续的各类实习和毕业设计,甚至就业都能奠定良好的工程基础和实践能力。
  3.校内外综合实践教学模块。校内外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以认识生产实习、实训、毕业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为重点内容。为建立具有突出的自主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构建产学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应对该模块进行改良。通过毕业现场实习、社会服务、合作教育等方式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度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如与人合作能力、自我表达阐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毕业设计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完成,是大学本科生应用在校期间所获取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开发,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性培养与锻炼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坚持来源于工程与社会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学科或学术前沿性和创造性。
  四、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功能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实践教学机构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及相关人员管理、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措施以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管理机构设置、实践基地建设、相关人员管理可采用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学校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校级实验和实验平台、学校综合性实验室和实训室;系(部)负责所属专业实验室、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并实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研究、培训任务下达和质量监督与考评等由学校归口部门负责,做到学校与教学单位各有侧重、分工负责。校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负责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根据培养计划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组织质量监督和考评。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机构对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协调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质量监控和考评等进行全面管理,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确保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能够合理衔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有序展开,实践教学质量监督检查有章可循。实践教学的考评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重点,以考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研究考核方法、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建立和加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专业特色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加强主要通过建设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和大型实训设备、创造仿真性实践教学条件以及建设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等一系列工作的全面开展,这些都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地方高校要打造鲜明的专业特色,必须开展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功能。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经历的教师,并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团队,学院职能部门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目标要求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适合的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优化教师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鼓励教师下厂实践,为教师较长时间的脱产实践提供便利,消除教师在校企间流动的障碍。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熟悉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及管理各个环节,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并提供技术咨询与开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吸引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加盟,实现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津贴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2.促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的有机融合。高等院校要实施综合素质训练与鉴定、应用能力培养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据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进行校内废水处理平台以及相关的大型设备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配备能满足基本能力训练要求的常规设备,更要添置能培养专业技能、开发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大型先进设备;设备的投入应与废水处理平台建设以及相关的实训项目同步开发。校内废水处理实验平台和相关大型设备的实训基地不仅能圆满完成校内实践教学任务和满足教师进行科学研究,还能对社会和企业开放,兼具鉴定和对外服务等功能。要拓展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合作模式,形成学校发展资源的多元结构和面向地方经济自主办学的局面。探索、创新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等,实现与企业的“双赢”发展。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功能,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这是建设专业特色,实现专业与社会无缝对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