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我国现阶段,建筑业的发展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施工技术、施工条件的约束和施工管理的缺陷,使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建筑环境管理,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1.建筑环境管理的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确保公司建设工程的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现实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股份公司及公司所属矿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建设工程(包括矿、土、安)的施工项目管理。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明确了建设工程管理的责任制,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性;明确工程质量管理及验收的内容、程序等。 
 
  2.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2.1建筑与环境协调理论 
  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所谓的关系艺术。关系艺术主要是指它必须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包括人和环境的关系、因素的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类。以布正伟的“独一居”作为例子,他对海带草的应用就将方言很好地融入到了现代精神当中,建筑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浓郁的乡土气息,不仅为北京的德胜门外祁家豁的这样一条旅游景点增添了齐鲁风情,而且使这一带的风景都更加的生动活泼而富有人情味。再比如戴念慈设计的阙里宾舍就寻求着与先秦文化的直接对话,其粉墙灰瓦与原孔子庙的建筑融为了一体,他的室内的设计则运用了六艺图之类的装饰为这一个两千多年跨度的历史长河搭建起了一座桥梁。正是因为建筑师们树立起了新的建筑环境观念才能够使他们的创作跃进了一个新的高度。 
  2.2实现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2.2.1树立起环境观念 
  建筑设计师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 
  (1)多元。现代人在高技术的时代追求着高情感、人情味以及人性的复归,从而取得生活节奏上的平衡。他们对于人格与人性的尊重,强调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类的多元化的一个审美趣味与审美需要。 
  (2)参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的发展使得人类的个性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只是作为欣赏者,也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参与到环境艺术的创造中了,比如文丘里所提倡的大众文化和我国的支撑体系住宅相关的研究也都是在这方面的探索。 
  (3)环境的整体性。所谓的整体则是强调共生与文脉。共生是指多种的艺术形式兼容存在,仿若植物的自然群落,将不同的艺术门类中的艺术家们,多种的艺术手段和多种的表现形式都融为一个整体。文脉则是强调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个别的环境要素和环境的整体性能够保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在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上充分提倡人文和自然的协调与平衡,总之就是实现现代的环境观念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生活、现代的审美共生。 
  2.2.2将绿色作为与环境对话的切口 
  建筑不但为人们提供了居住、工作、学习及生活等各种活动的一个场所,而且更要能够为人们创造出优美的环境。而混浊的空气和噪音则是当今的城市当中最难以回避的环境污染,绿化为日益恶化的当代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出改造的可能性。合理的绿化手段能够有效地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室外空间以及围护面之间的一个热交换。所以绿化可以说是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的必要条件与自然基础,对于发挥绿化的生态学以及能源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将会成为人和环境对话的切人点,也是建筑与环境协调的不二法门。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环境管理的措施 
  3.1大气污染的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有项目都难以避免产生大气污染,污染类型分为废气、粉尘以及扬尘等。形成这些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杂物、施工现场堆土、物料存放、施工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等。 
  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施工现场杂物在清理过程中,尽量采取桶装或设置永久性垃圾道,避免将杂物扬起或抛洒;施工堆土位置的选取要谨慎,不能选在附近敏感点的上风向,堆场适当进行苫盖;运输水泥、珍珠岩、白灰等易飞扬的小颗粒物料时,需要进行严密的覆盖,存放时,也尽量避免露天存放;施工作业现场扬尘处根据需要设置安全网密闭,并定期清洗;车辆在行驶之前,避免轮胎携带大量泥沙,在施工场地进出口处可以通过铺设石子路或洗刷等方式去除车轮车身的泥沙,车辆行驶过程中,尽量减少急刹车,车身安装净化器及消声器,降低废气、噪声的产生量;施工现场严禁焚烧产生有毒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建筑施工需要搅拌时,要建立集中搅拌站,并设置除尘器,有效降低扬尘产生量。 
  3.2噪声的管理措施 
  (1)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尽量降低施工现场附近敏感点的噪声强度,避免噪声扰民。 
  (2)在人口密集区进行较强噪声施工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避开晚10时到次日早6时的作业;对环境的污染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必须昼夜连续施工时,要尽量采取措施降低噪声。 
  (3)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和乱轰油门,装卸材料要做到轻拿轻放。 
  (4)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和乱吹哨、不得无故甩打模板、钢筋铁件和工具设备等,严禁使用高音喇叭、机械设备空转和碰撞其他物件(如混凝土振捣器碰撞钢筋或模板等),减少噪声扰民。 
  3.3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时产生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以及建筑材料的消耗过程,为降低建筑施工中废弃物带来的污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施工场地范围内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堆、池,并进行相应类别的废弃物处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则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废弃物在运输时要实行密封覆盖,并运至当地政府制定的场所进行科学处理;施工材料多采用环保型物料且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因为质量不合格导致第二次建筑造成的物料浪费。 
  3.4废水的管理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污染来源广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外排和渗漏;一个是施工现场工人及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水污染的管理可以从废水的处理和排放两个角度来加以控制:施工产生的废水不要任其自然流放,而要建立污水管道导污;对施工中需要用到的化学溶剂、油料等设置专用的库房,并对墙面和地面做相应的防渗处理,防止化学溶剂的滴、漏、冒、跑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施工场地附近设置污水收集池,池内的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之后可以用以喷洒降尘或排入地表水体。 

  4.结束语 
  建筑环境管理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大量施工的实践证明,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或消除施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危害,从而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消除施工的外界干扰,从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但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