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电机的噪声通常是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尤其是在多台发电机同时运行时,由于其声波的叠加,使得噪声分贝更高,对设备运行周边环境造成极大地影响和噪声污染的日益严重,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本文以单台发电机组的电站降噪为例,分析发电机噪声治理措施。

  关键词:发电机;噪声;治理

  1、引 言

  XX公司为某企业安装一台发电机,额定功率为550KW。机组运行时,主要机件往复运动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燃油压缩机燃烧膨胀时产生的气动性噪声值高达90—120dB(A),其噪声从进、排风口直排室外,对周围环境造成直接噪声污染,若不进行噪声治理,势必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噪声干扰。该XX公司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决定投资对发电机进行噪声治理。

  2、噪声污染点分析

  2.1 排气噪声

  排气噪声是一种高温、高速的脉动性气流噪声,是发动机噪声中能量最大,成分最多的部分。比进气噪声及机体辐射的机械噪声要高得多,是发动机总噪声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基频是发动机的发火频率。排气噪声的主要成分有以下几种:周期性的排烟引起的低频脉动噪声、排烟管道内的气柱共振噪声、汽缸的亥姆霍兹共振噪声、高速气流通过气门间隙及曲折的管道时所产生的噪声、涡流噪声以及排烟系统在管道内压力波激励下所产生的再生噪声等,随气流速度增加,噪声频率显著提高。

  2.2 机械噪声

  机械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各运动部件在运转过程中受气体压力和运动惯性力的周期变化所引起的震动或相互冲击而产生的,其中最为严重的有以下几种: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噪声、配气机构的噪声、传动齿轮的噪声、不平衡惯性力引起的机械震动及噪声。柴油发电机组强烈的机械震动可通过地基远距离传播到室外各处,然后再通过地面的辐射形成噪声。这种结构噪声传播远、衰减少,一旦形成很难隔绝。

  2.3 燃烧噪声

  燃烧噪声是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结构震动和噪声。在汽缸内燃烧噪声声压级是很高的,但是,发动机结构中大多数零件的钢性较高,其自振频率多处于中高频区域,由于对声波传播频率响应不匹配,因为在低频段很高的汽缸压力级峰值不能顺利地传出,而中高频段的汽缸压力级则相对易于传出。

  2.4 冷却风扇和排风噪声

  机组风扇噪声是由涡流噪声和旋转噪声组成的,旋转噪声由风扇的叶片切割空气流产生周期性扰动而引起;涡流噪声是气流在旋转的叶片截面上分离时产生的,由于气体的粘性引起的旋涡流,辐射一种非稳定的的流动噪声。排风噪声、气流噪声、风扇噪声、机械噪声均是通过排风的通道辐射出去的。

  2.5 进风噪声

  柴油发电机组在正常工作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新风供应,一方面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要给机组创造良好的散热条件,否则机组无法保证其使用性能。机组的进风系统基本包括进风通道和发动机本身的进气系统,机组的进风通道必须能够使新风顺畅的进入机房,同时机组的机械噪声、气流噪声也可以通过这个进风通道辐射到机房外面。

  2.6 发电机噪声

  发电机噪声包括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脉动引起的电磁噪声,以及滚动轴承旋转所产生的机械噪声。

  3、噪音治理的措施

  3.1 隔声措施

  本项目有发电机机房,机房的隔墙均砌240mm砖墙,240mm砖墙的平均隔声量为50dB(A)。

  为保证机房的噪声不从通道口外传,所以要在通道所在位置设置防火隔声门。隔声门参照国标J649-M1021设计,门体为双层钢板复合结构,内填优质吸声岩棉,边框在门缝企口处包毛毡,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本项目需隔音门。

  3.2 墙壁吸声措施

  可以根据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声压级和机房的情况,确定是否在机房内四周墙壁和顶面做吸声处理,本工程需要做吸声处理。

  发电机房内四周墙体、吊顶用吸音岩棉,外镶微穿孔镀锌板,吸声体作法如下:

  采用角铁作龙骨,角铁网500×500mm,用0.8mm厚,穿孔率>20%的镀锌板护面,护面板上铺上玻璃纤维布和镀锌铁丝筛网包裹的容重为25kg/m3,厚50mm的吸声岩棉,外壁用穿孔板作吸声体护板。

  3.3 进风、排风消声处理

  风机的进、出风口的噪声也相当大,不很好治理也达不到相关的环保要求。为有效地降低进风出风空气动力性噪声,使它达到Ⅲ类标准要求,拟对进、排风口的噪声进行消声处理。本项目需做进风、排风消声处理。

  3.4 二次消声器

  发电机组尾气管分别安装一次消声器和二次消声器。其中一次消声器为发电机组自带,二次消声器选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消声量大于30 dB(A)。本项目需安装了二次消声器。

  3.5 其它处理措施

  穿墙管,电缆沟同隔声管道,电缆穿墙用超细玻璃棉填交,实施软接触,防止固体噪声波传播。

  在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后,机房噪声源对外界的影响可达到环保有关规定。

  4、结 论

  发电机的噪声危害是巨大的,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可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噪声对周围群众的危害。以上降噪措施能使噪声降低约50分贝左右。使噪声维持在房体1米处80~90分贝,并且类似内燃机电站一般建设在远离群众生活区,基本能满足生产生活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

  [4] 马大猷.噪声控制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