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1]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特别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效果,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土壤、河流、湖泊、大气和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顽疾”,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这对高校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化学实践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化学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测试手段,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但是,化学实践教学存在着:人才方案和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实验项目内容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和实践教学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内涵,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教学效果差。

一、环境工程专业化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行政管理教育理念的制约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为主,教学受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等格式化条款的制约,只注重外在的教学形式,不重视课程内涵设计。且过度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使得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造成实践教学课时少、实验经费短缺等问题,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2.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大都是高校扩招的新开专业,专业申请获得批准后大规模招聘老师,匆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导致实验项目不合理,缺乏内在连贯性,衔接性差。化学实践教学课程较多,课时少,学生难以获得充分动手机会,并且实践教学内容以单元实验为主,缺少综合性实验。

  3.实践教师教学综合能力不强

  实验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没有受到系统的师范技能培训,且教学和科研经验不足,导致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工作中,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课前不预习,不预做实验。实验教师待遇普遍较低,缺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4.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只关注实验成绩,而忽视实验技能的学习;缺乏自主思考,创新动力不足;个别学生缺乏科学精神,还有伪造数据的陋习。

二、环境工程专业化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1.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实践教学的意见,总结教学经验,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修改。调整不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建立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授课计划,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环境学院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开展研讨活动,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经验教训,如:无机化学实验原来设计为实验周教学,在一个星期内连续进行五个独立的单元教学实验,由于实验任务安排过于集中,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教学效果较差。经过认真调研,把实验周教学改为课内试验,学习完基础理论之后立即开展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积极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例如:在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中开设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由于该实验属于微量分析实验,用到朗伯-比尔定律,并且要配制标准曲线,用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大一学生没有学到仪器分析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课堂讲授后无法理解实验原理,教学效果很差。我院把“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更改为“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自来水硬度的测定”,既用到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又和水的硬度测定相结合,加深了对络合滴定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常量分析的基本操作能力。

  2.注重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

  经过调查发现:30%~45%的环境工程专业高中阶段只学习过1年的化学,几乎没有上化学实验课程,基础操作能力普遍较差。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环境学院把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如: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纯度分析实验中进行称量、量取、加热、常规过滤、减压过滤和蒸发结晶等基础操作的讲解,教师亲手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在后继实验课中,对相同的操作加以强化练习,学生操作不规范之处,一一加以纠正。有机实验课中,讲解蒸馏、精馏、回流和分液等基础操作,要求学生掌握阿贝折光仪、旋转蒸发仪、显微熔点仪等设备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在后继的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对学生的基础操作进一步进行强化和提高。这种重视基础操作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