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如果做不好,会像天然湿地一样向大气释放温室气体——甲烷。有关大气物理研究的专家提出了这一观点。而南京目前也因保护生态环境大建人工湿地,湿地会不会释放大量甲烷?大量建设带来的利弊有多少?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的湿地研究专家。
湿地是最大甲烷排放源
据介绍,专家的争论在于,有科研部门给出统计资料说,天然湿地是全球目前已知的最大甲烷排放源,ÿ年向大气中排放的甲烷量约占全球排放量的21%。而甲烷又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有关专家认为,人工湿地也存在这样的弊端。因为当水和土壤结合之后,就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尤其是当湿地里的水加深以及种植的植物越来越多后,就会出现这样几个问题:植物死亡以后造成水底缺氧,微生物会产生厌氧反应,这样它会释放毒气,比如释放硫化氢、氨气、甲烷等,这类气体将加速水生动植物的死亡;释放出的气体还必然构成温室效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专家还举例说,科学早就发现,温室气体主要由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组成,在本世纪,由于使用石油燃料和污染的加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长了30%,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意ζ着有更少的树木来吸收这些过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热量被反射回地球,因此使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会引起全球变暖。
湿地建设总体利大于弊
对此,南京土壤研究所湿地研究专家蔡祖聪研究员认为,目前湿地释放甲烷气体是发现的Ψ一一个弊端,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很难避免,一般湿地建成几天后就会产生,但这跟湿地具有的调节气候、保证生物多样性和减缓洪水Σ害等有利生态功能相比,实在是非常小的弊端。
蔡祖聪告诉记者,他们在全国很多地方做过湿地释放甲烷的调查,只发现三江平原地区的湿地土壤中甲烷气体累积得比较多,其余地方还达不到一百万分之二。建设一处湿地,肯定要求里面植物越多越好,只要有植物生长、死亡,湿地里就必然会产生甲烷气体,但只要量达不到一定要求,遇到火种不会发生爆炸,就û有Σ害。
蔡祖聪分析,甲烷气体确实是温室气体之一,但别忘了二氧化碳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湿地的存在,就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其“固定”在体内,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与甲烷增加形成了一种平衡。所以,蔡祖聪说,从保护生态而言,湿地越多越好。
人工湿地建设也有讲究
既然有争议,那ô对于建设人工湿地专家有什ô样的建议呢?蔡祖聪告诉记者,南京一些地方建设湿地存在误区,比如建设起来的湿地水量根本不够,还让它保持原始状态,所种的植物也不经过挑选,任由其自生自灭,这不仅导致甲烷气体大量产生,还容易造成含硫物质的累积,久而久之使湿地产生出“臭皮蛋”的ζ道,或者形成像秦淮河底泥一样,到了天闷时直往上ð气泡,具有20%—30%的甲烷气体含量的Σ险土壤。
据介绍,在湿地上种植物是非常有讲究的,由于湿地静水层深度不同,不仅引起其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而且也导致被水淹û的植物立枯数量不同,使得沼泽中水溶性或易还原性有机碳含量产生差异,进而引起沼泽产生的甲烷数量不同,最终表现在甲烷排放通量上的不同。另外,由于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密度的不同,使得植物传输甲烷的通道产生差异,从而导致甲烷排放通量也不相同。
蔡祖聪建议,南京目前要建设的多为景观用湿地,最好能保持湿地水量在50—60厘米的深度,并且在种植植物时要经过仔细挑选,从ë果苔类到小叶章类保证多元性。另外,他强调,对人工湿地种植植物的日常清理非常重要,否则到温度高、气压低的夏天,湿地对呼吸道不好的病人来说,有可能会带来一定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