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对“生态城市”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标志着人类对未来发展认识的新飞跃。 2、“生态城市”在国内外的实践。 3、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建议。
关键字: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 保护生态系统
1、对“生态城市”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标志着人类对未来发展认识的新飞跃。
1.1 保护生态系统认识上的飞跃。
2002年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发表的政治宣言——《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声明》概括了人类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未来和发展模式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回顾了几次重大的标志着认识发展历程的联合国会议: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报告》,确认了人类发展需要迫切地应对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布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报告》,确认了环境保护、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发布的《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声明》,则进一步确认了,消除贫穷、改变消费和生产模式、保护和管理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压倒一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根本要求。
1.2 把建立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21世纪发展的首要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于2001年10月在筹备“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时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所有生命依存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大家庭及子孙后代承担更大责任。2002年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努力,建立更可持续的未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资源研究所等四个世界性组织编辑出版的《世资资源报告2000--2001》中提出了如下论点:
——整个世界的国民经济都是建立在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人类自身的生存也是依托于由生态系统持续提供的多方面的利益。要把建立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21世纪发展的首要问题。
——对人与生态系统的联系应予以重新思考。
——生态系统维系我们的生命,提供我们最基本的必须品和服务,我们无论以任何代价都不能代替这些服务。
应该说,这些论述基本上可以代表当今人类在未来发展中对生态系统认识上的深化和飞跃。
1.3 从“生态学”到“城市生态系统”
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H.Haeckel)于1869年首次提出并创立了“生态学(Ecology)”,着重研究有机体与其外部环境关系;
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利(Ecosystem)1935年首先提出了“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认为生态系统是研究一定空间内生态群落和非生物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体系。
目前从涉及的领域来看,对有关生态系统作如下分类:
农业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极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等。
《世资资源报告2000--2001》将“城市生态系统”定义为:“它是一个生物群落,该群落是以人类为优势种或关键种的,而建成环境是控制着生态系统自然结构的主导因素” 。“城市生态系统自然范围的界定同时取决于人口和基础设施的密度” 。目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应该说还是初步的和有争议的。
我国一位学者沈清基先生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城市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按照现代生态的观点,城市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也与周围自然生态系统发生着各种联系。
目前,“城市化世界”的发展,使得研究城市生态系统问题成为热点和急迫的任务。
1.4 “全球生态系统试点分析”(PAGE-- Pilot Analysis of Global Ecosystems)
20世纪末,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有关国家的全球性19个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了“全球生态系统试点分析”,在全球范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于生态系统如何满足人类需要的综合评价。对五种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主要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包括:
——生态系统主要自然特征;
——生态系统随时间的推移和变化;
——生态系统目前经受的压力和变化;
——生态系统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评价(定量,在哪);
该项研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大量数据。初步整理了报告,提出了一系列观点。
该项研究遇到的主要难点是缺少评价需要的连贯性和覆盖面广的信息。
该项研究得出的主要的结论是,“要把建立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21世纪发展的首要问题”。
1.5 关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价” (MEA--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千百年来,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司空见惯,常不被人察觉;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缺少状况描述和变化的数据资料;也缺少测量、计量、获取信息的技术和评价方法。人类长期以来未能从生态系统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失误,就根源于此。
在“全球生态系统试点分析(PAGE)”工作的基础上,联合国在新世纪启动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价(MEA)”是描绘我们星球健康状况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它将更加广泛地对生态系统进行全球评价,并在区域、国家和地方范围开展10个评价。项目的目的是要在全球范围建立生态系统评价方法;促进建立全球生态系统信息收集和监测系统;描绘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未来。
从事“千年生态系统评价”的专家们认为,“千年生态系统评价”是重新定位现有生态系统观点和如何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步骤,其成果将提供有关生态系统的认识基础,为决策提供指导和服务。
1.6关于“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
——1925年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Robert E﹒Park)等人创立了城市生态学,并在专著《城市》中以城市为对象,以生态学的观点论述了城市生态学理论和观点;
——上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了“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的项目,并出版了《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ly)杂志,这标志着城市生态学开始了在世界范围的广泛研究。
——此后,国内外召开过许多有关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研讨会。国外学者出版了大量有关城市生态学的专著和论文。国内从80年代中期开始也发表了很多研究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90年我国已将城市生态问题编印成了教材,作为高等院校的教科书。
1.7 国际生态城市系列讨论会(International Ecocity Conference)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较早涉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80年代曾组织召开了多次有关该领域的地区和国际学术会议。并从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陆续召开了系列研讨会。各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如下:
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1990年, Berkeley ,美国
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1992年, Adelaide, 澳大利亚
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1996年, Yoff/Dacar, 塞内加尔
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0年, Curitiba, 巴西
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2002年, 深圳,中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2月—4月中国深圳组织通过互联网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Internet Conference on Ecocity Development)。会议安排了六个主题会组:即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 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 环城市生态系统工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这次会议作为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的延续,在世界更广的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有更多的人参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有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交流出现了空前热烈的氛围。
2.“生态城市”建设在国内外的实践
2.1 “生态城市”建设在国外的实践
——德国:Erlangen市(1997年成为深圳姐妹城市)曾连续25年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先锋市。
——德国Leipzig是工业区中的小城镇,过去生态环境恶劣。首先完成了生态系统状况的分析,进行了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取得明显成绩。
——德国Gustrow认真执行当地制定的地区“21世纪议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建,取得效果。
——日本东京自70年代开始直到80年代,系统地多学科地研究了东京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特征,取得一批成果。
——西班牙马德里与德国柏林合作,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状况。
—— 巴西 库里提巴、意大利 罗马、德国 法兰克福、美国华盛顿、俄罗斯 莫斯科等一大批国外城市都进行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2.2 “生态城市”建设在国内的实践
——“六五”计划期间,北京和天津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入了国家攻关课题,对北京、天津市生态系统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模拟,提出了一些可供决策参考的成果。
——198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城市与城市生态研究及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交流了经验,推动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发展。
——80年代后期上海市进行了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设计研究。对典型街区和郊区乡镇的生态设计,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研究。王荣祥在90年代中期结合上海当地情况提出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
——80年代后期,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对沈阳出口加工区生态建设进行了研究和规划。
——湖南长沙市在90年代制定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远期目标,以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的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等进行了分析和规划。
——江苏江阴市实施生态保护战略,研究当地的生态空间特征,对当地发展生态工业经济进行分析;计划重建生态群落,并确定了关键项目和创新机制。
——我国东部其它一些省市,广东、海南的一些城市也都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还在全国部分省、区进行了“生态示范区”的试点,也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2.3 关于“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991年我国学者王发曾提出了初步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设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三类共同36个指标。
——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3月14日发出通告,对《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进行公示并向公众征求意见。提出了“生态市”的定义、重要标志、基本条件,还提出了评价涉及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30余项指标。
以评价指标为基准,引导并用达标考核来推动某项事业的发展是国内外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3、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建议
3.1通过多种媒体和途径,广泛宣传、普及生态系统知识。
应使各级决策者和普通民众,首先是决策者,都能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建立在未被我们察觉或认识的、由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的,而这些产品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这些服务是以任何代价都不可能替代的。要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向公众分析解释常见的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普及有关生态系统研究的新成果、新认识,使人们不断增加对修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紧迫感;要树立有关“建立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21世纪发展的首要问题”的意识。
3.2 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动生态城市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城市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些领域探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要避免简单地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做法,把“生态城市”简单化、口号化。不能仅增加一些绿地,建一些治理环境的基础设施就算生态城市了。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地的城市生态系统特征,要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本城市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或失误导致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应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逐步予以修补。
3.3 “生态城市”建设有赖于城市政府的实践和创新,更有赖于中央政府的决策、组织和推动。
城市政府应认真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分析城市生态系统本地情况和演变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城市应采取的措施也不同。“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在具体城市落实,但仅*地方政府或政府一、两个部门去组织是不够的。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备的重要内容,是涉及全社会及政府各部门的事,需要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央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促进建立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决策和管理机制,推动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从最基础的层面做起,在形成建设“生态城市”的大环境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3.4 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
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根本原因。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应用建立循环经济的理论,把建立新的清洁生产和循环消费的模式做为重要内容从更深的层次上推动“生态城市”的发展。转变生产、消费模式将是个逐步深入的长期转化过程,它将涉及繁复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也是个长期的过程。
3.5 把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规划、建设和管理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论和城市生态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论和方法正在受到冲击和挑战。据国外针对波罗地海29个大城市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城市需要的生态系统支持面积是城市本身面积“至少10倍以上”(另一项研究称为500—1000倍),这就使我们要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城市的发展,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城市发展与其生态系统有关联的所有问题。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论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创新。
3.6 关于建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问题
鉴于目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和认识还处于“雏形期”。城市在运行过程中享用其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应对其做的补偿和补偿过程规律还很缺乏基本的认识。因此城市要建立起一个“具有稳定可*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还需要有个漫长的过程。
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引导城市向“生态城市”方向发展是可取的;该指标体系应是动态发展的,原则的;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生态系统特征,还应该有特征型的相关指标;不宜急于命名建成“生态城市”,关键是要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过程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