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能够有效的应对这种竞争,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确保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更高的发展。而企业的内部控制由于公司的治理环境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公司治理环境之下进行内部控制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公司的治理环境
  在现代化的公司治理当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公司为了能够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通常都是由投资者共同出资建立,因此就形成了法人财产。在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同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投资者都会把企业的管理权给予具备专业经营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专业性管理人才。作为公司的所有者,投资者通常都不会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当中,而是与企业的实际管理者达成统一的合约与协定,对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进行分配和安排,从而确保自身的利益。但是,由于这种合约本身的不完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自身受到利益驱使、以及一些机会主义的行为等方面风险,使得公司往往可能产生严重的代理问题[1]。
  而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风险,从而保证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因此,公司的治理环境是由股东、股东大会、董事会和企业的管理者共同组成,对公司的法人财产和企业管理方面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进行安排和分配,实际上就是法人财产制度的组织结构形态。股东与董事会之间通过股东大会来配置公司的一级控制权,同时行使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董事会与公司管理者之间则是通过委托代理来配置和行使公司的二级控制权。从内在的逻辑上来看,这种公司治理环境的建立,是利用相互制衡的方式,来对公司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从而能使企业所有者的相关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二、公司的内部控制
  在企业管理当中,内部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公司的董事会、管理者以及其他员工共同执行,以确保公司经营效益、财务报告的准确可靠、法律政策的遵守等为目的,提供合理的保证[2]。它主要包括了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沟通、风险评估、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公司的内部控制会受到治理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动态过程,在公司的整个经营和运行过程中,始终贯穿其中,并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相互结合。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人,由公司内部各个阶层的员工共同进行的。因此,每一名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又是内部控制的对象,在对他人进行监督的同时,也要受到其他人的监督。因此,内部控制中的各个要素实际上是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
  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也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与完善,逐渐由简单向着复杂的方向发展。直到上个世纪末期,在公司当中渐渐产生了具有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等作用的内部控制体系。现代化的公司内部控制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内部纠错,而是关系到公司中的很多方面,体现出了公司内部的控制权结构。而这种变化正是随着公司组织形式和公司治理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在独资企业当中,通常是不具备内部控制体系的,只存在一些为保护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措施。而在合资企业当中,其中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合二为一的。从理论上来说,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也是能够做到两权合一的。随着公司制企业的产生,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又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从而出现了一些代理问题。内部控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曾经出现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兼并。公司的规模随着兼并的进行而不断扩张,公司的股权更加分散,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也得到了分离[3]。随后便形成了公司的管理阶层,公司的治理环境也因此被建立起来。在现代化的公司当中,传统的查弊纠错和资产保护等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因此,全新的内部控制体系逐渐产生和发展,其不仅仅是保证企业所有者的财产安全和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还包含了贯彻公司经营方针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等作用。

  三、公司治理环境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对公司治理环境起到很多好的优化作用,它能够对公司管理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确保相关财务资料的真实有效。能够及时的发现公司经营当中的不良行为,有效的填堵决策漏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公司财产的安全。此外,还能够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还能够对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另一方面,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又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在公司治理环境之中,公司治理能够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利的条件[4]。公司治理环境是否完善、合理,将会对内部控制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在公司治理环境完善的基础上,内部控制才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对公司的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和完整。而如果公司治理环境不良,任何优秀的内部控制体系都将会流于形式化,无法取得最佳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环境和内部控制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公司治理环境做基础。而公司治理环境的优化,也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做保障。
 
  四、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在现代化的公司群体当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和实际的经营者。因此,公司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两个方面。其中,公司的所有者注重的是其投入到公司当中的资金安全和盈利情况。他们的目的是确保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期望收到最为全面、真实的公司信息报告,以此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制定最为合理的投资决策。而公司的经营者则更加注重对公司内部经营状况的控制和管理,履行企业所有者的经营委托责任,尽量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推动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达成[5]。
  由于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公司的治理结构层次和公司治理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层次进行内部控制
  1.股东
  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拥有者,为企业的成立和运行提供资金,同时持有公司的股权,并享受相应的权利。在内部控制当中,股东可以对公司的财务账目进行审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进行股东大会的决策。在公司当中,股东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利。能够进行相关决策、听取相关报告,同时对董事会提供的财务资料、以及监事提供的审查报告进行核查。因此,从股东和股东大会的角度出发,内部控制需要为其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资料、会计报告、以及其它相关的信息。同时,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和经营决策。
  2.董事会
  在公司当中,董事会的作用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需要对公司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对外则是代表公司对与其它公司进行交易活动。董事会负责公司中的业务执行,同时也对业务执行进行决策。股东委托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战略负责,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进行管理和监督。因此,从董事和董事会的角度出发,内部控制要对企业的经营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算、利润分配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合理的配置公司内部的管理部门,制定公司的管理制度等。
  3.经理层
  经理层通常是由董事会来进行委派,对公司日常的经常管理负责,是公司的代理人,同时也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经理层的主要工作是与公司董事会进行合作,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和发展战略,并且负责安排实施。为公司财务策略的制定和施行提供建议和指导,同时辅助进行公司的财务预算,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从经理层的角度出发,内部控制要确保经理层了解企业的各类信息,明确经营目标,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简单来说,就是要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市场、财务、人事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4.监事会
  与经理层不同的是,监事会是由股东大会直接任命,同时向股东大会负责。监事会是一个对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进行监督的部门,只要负责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监督。监事会具体的任务是对公司的经营业务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审查。因此,从监事会的角度出发,内部控制要能够有效的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管理者的决策、财务状况、汇集资料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公司决策的正确和信息的准确性,从而确保股东的利益和股东大会的目的。
  (二)基于不同内容目标进行内部控制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在公司当中,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公司管理层以及下属的各个基本阶层员工的权利、义务、责任、目标、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利用制度的形式将其确定。其中,尤其对于各个方面的内部控制目标和内容等方面,要尽量做到详细、科学与合理。在这套内部控制体系当中,公司治理环境决定了各个阶层的地位和角色。为了能够起到权利和利益制衡的作用,各个阶层员工的任务应当符合公司治理环境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公司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除了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根据业务范围、组织特点、经营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不尽相同。
  2.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与监督
  在公司当中,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与其执行和监督的力度具有很大的关系。公司应当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在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当中,进行审查和监督工作的通常是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公司治理环境的不同,可以对内部审计结构的行政级别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内部审计部门在行政级别上可以隶属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甚至是公司的财务部。如果公司当中没有健全的内部审计部门,则可以委托给相关的中介机构或专门的人员,让他们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和审查。
  3.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当中,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它是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完成公司管理目标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好坏的判定标准。但是,也不能够排除在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良好,却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公司经济效益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能够完全的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在实际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也应当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
  4.职业道德的完善升华
  在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当中,职业道德的完善和生活具体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外部控制和自我控制,树立和增强职业责任感,从而达到职业道德的完善和升华。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司施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也就是提升职业道德的过程。因此,公司的管理者在通过内部控制对公司进行管理时,如果能够同时达到职业道德的完善与升华,才是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五、结论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当中,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或管理行为都可能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各个公司在制定决策会目标的时候,应当具有充分的依据和指导。对此,公司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良好、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之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等行为和经济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公司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让公司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得到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