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森林保护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一、引言
森林保护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林学、森林保护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发展规律、控制方法、森林环境对病虫害发生发展影响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森林病虫害的鉴别和诊断方式,能够在将来林业生产中设计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但森林保护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涉及内容多,信息量大,而教学时数偏少。在为数不多的课时中还要兼顾常见森林病害与虫害两大内容,内容多与学时数有限的矛盾十分突出。此外,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也存在形式内容单一、更新速度偏慢等问题。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融合与渗透的加速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相继出现,相关高校亟须建立与现代教学相匹配的课堂与实验教学方法及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因此我们根据其课程特点,通过与教师、学生们的交流沟通,根据森林保护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从课堂教学、教学互动以及实验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拓宽授课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各高校森林保护学的教学工作均紧密围绕森林保护的各项生产实践而进行,所以便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生物学、生态学以及森林昆虫与林木病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为主,因而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以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为主,以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检疫措施为教学重点,没有涵盖整个森林保护学科的内容。尤其是森林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体系及其传入后的控制技术等知识点涉及较少,系统性较差。因此,建议减少形态学和分类学的课时数量,适当增加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和外来生物风险性评估等内容的教学时数。
传统森林保护学所使用的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到再版,耗时长达数年,而在此期间,各种新病虫害与入侵生物不断被发现和报道。造成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如目前长江大学该课程使用的森林昆虫学与林木病理学教材均于十年前编写,参考教材则多出版于2000年前后。其森林害虫各论部分所介绍的依然是各种传统虫害,而对近几年新爆发与入侵害虫如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基本没有涉及或介绍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补充与实际生产相符的内容,促进课堂教学与前知识接轨,与时俱进,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害虫防治新动向。
三、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高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现代高等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承,更应是学习方法的传授与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養学生发现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讲授各章节知识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会比直接告诉他们所学习的知识点效果更好。而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将实践中的部分内容引入课题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发现实际生产中的更多问题,在培养绿色林业生产意识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也应正确看待学生所提出的各种疑惑,在肯定其发现和思考问题的同时,要积极回答并帮助他们进行分析。比如在总结理想天敌特征的时候,针对学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整理引进成功或失败的天敌生物案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讨论与数据搜集,以比较两者的异同。教师讲解舞毒蛾入侵美洲大陆造成严重危害,美国为防止舞毒蛾,从国外引进毒蛾茧蜂和舞毒蛾绒茧蜂,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转主寄主而最终失败的案例,共同讨论如何解决之前的疑问,让学生对天敌生物的选择与释放有了更为形象的理解。
四、减少验证性实验课时间,注重现场实践教学
以森林害虫的识别与鉴定为例,因为采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现在早已脱离过去简单文字描述与少数标本检视的局限,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若仍循规蹈矩,依旧在实验室内观察各类针插或盒装标本,由于部分标本保存年限较长,虫体萎缩或经过长时间酒精浸泡后颜色发生改变甚至丢失部分关键特征,就会给种类鉴定和特征识别带来极大困难。同时因无法在林间看到新鲜虫体或标本,学生会认为森林保护学与其他理论课一样,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难以达到灵活使用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牢靠的理想效果。
针对此类问题,建议在实验室观察的前提下适时增加部分实践教学,走出实验室,在学校植物园或周边林场、森林公园中进行现场观察与调查实践。由于现场采集的新鲜标本颜色逼真,特征典型,因而有利于学生提高常见森林病虫害鉴别能力。与此同时,结合周边地区森林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让学生自行设计防治方案并加以实施,如诱虫灯与性诱剂的使用、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等。之后由教师进行集中点评和总结。促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当其走向工作岗位后,这些知识也能迅速派上用场。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以应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面对21世纪现代林业科技的挑战,我们应当正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林学、森林保护等专业学生在森林保护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实验与实践教学中的各种弊端。通过实施相关教学改革,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步伐,关注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实际情况,打破教师惯性思维,并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更新。同时建立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更新实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开放性实验的内容,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森林保护学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熟悉森林保护学知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解决相关林业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第2篇:基于社会需求的森林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隨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加强森林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完成森林保护专业“培养具备森林有害生物监测及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森林保护、林业、园林等领域从事林木病虫害鉴定、检疫、监测和控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自2010年始,森林保护专业在河北农业大学“专业技能培养方案”制定方针的指导下,在经过认真调研并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保护专业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森林保护专业“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
一、森林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我校“强调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森林保护专业以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技能培养需求为目标,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经过系统梳理全学程实践教学内容,将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实践能力划分为若干层次或模块,按照各层次或模块包含的技能和培养标准确定每个实验、实习项目在实践技能培养层次或模块中的定位,明确承担该技能培养任务的课程或环节,从而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加科学、合理、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案。
二、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森林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的制定
按照专业技能培养方案的要求,森林保护专业构建了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三级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框架。基础能力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生物识别能力和生物基础实验技能;专业核心能力部分主要培养学生有害生物鉴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有害生物综合管理和农药应用技术等技能;拓展能力部分主要培养学生企业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产品营销能力、专业科学研究能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按照每一级的培养要求,划分若干模块,针对每一模块根据技能培养目标,确定完成这一目标需要设置的实验、实习课程的实施方式、地点及具体项目。如专业核心能力部分农药应用技术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的“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实验和病虫害发生地进行的“森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实习来完成,具体项目包括常见农药剂型观察及硫磺水悬浮剂的制作及使用方法;烟剂、磷化锌缓释毒签、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的制作及质量评价、使用方法(在实验室进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毒力测定(在实验室和病虫害发生地进行);根据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立地条件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在病虫害发生地进行)。
(二)教学内容改革
1.统筹规划教学内容
以“淡化学科、强化能力”为指导思想,将森林保护专业所有实验、实习环节进行统一梳理、统筹规划,对于交叉重复的项目按照先行课与后续课的关系、专业主干课与非主干课的关系确定归属;对于内容陈旧不能体现专业发展的项目进行更新;对于专业培养需要而原培养体系中没有的项目进行增设。对于过去的不能满足现有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目标的单一验证性实验进行向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例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培养基的配制及真菌的分离培养实验中,让学生自己采集各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分离培养,进行观察对比。
2.根据培养目标需求,独立实践教学模块
过去依附于课堂讲授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已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具有良好的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中,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整合,增加了适于行业需要的新课程或教学内容,设置了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块。
3.增设综合性专业实习
森林保护专业课程是包括“森林病理”、“森林昆虫”和“林木化学保护”等为主的多个学科的综合体,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将森林病虫害的调查识别技能和综合治理技能融入一体,设立了“森林有害生物治理”课程实习,除包含三门基本课程外,又涉及到其他多科林学相关课程,如“森林培育学”、“林木育种学”、“气象学”、“土壤学”等。实习过程由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在这种实习模式下,学生能接触到实用的、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实践技能,其森林保护实验研究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进一步激发。
4.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活动
森林保护专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即进入实验室,由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的老师做指导教师,学生自拟题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专业文献,拟定方案,逐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引导他们将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三)教学方式改革
1.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实施“提出理论问题—设计实施方案—开展实践应用—进行实践总结”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加大现场教学比例
改变以往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模式,在某地重要病虫害发生期安排学生进行田间实践活动。如在上林木病害症状观察等实验时,带学生到校内苗圃或林场现场观察田间病害实况;又如在某林场油松林红脂大小蠹大发生期带领学生到林间进行虫害调查和综合防治的课程实习。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延伸毕业实习时间和空间
为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能够在林木及病原菌的完整生育周期内进行,将毕业实习的开始时间从原来的第八学期提前到第六学期,第八学期可以到生产单位实习。这不仅延长了毕业实习的时间,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完整、系统的科研工作,同时还实现了学生在毕业前从学校学习到社会就业的平稳过渡,缩短了学生就业的后熟期。
4.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考核,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实践环节的考核不应仅仅是对结果和报告的考核,应该是对团队精神、沟通表达和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评价。总体来说,实验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有害生物的认知、解剖和培养能力等,主要由实验操作、态度、结果、报告以及实验完成情况等多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定。课程实习主要考察学生标本采集、制作、鉴定及组员的团队精神等,主要从实习态度、效果、现场考试、实习报告、标本的采集制作数量、质量及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毕业实习主要考察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为实习单位提供咨询建议的能力、与实习单位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的能力、对实习报告或论文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主要从学生在实习中的出勤、表现、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的满意程度、实习报告或论文的质量为依据进行打分。
三、构建森林保护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保障体系
(一)建设高素质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通过多种渠道完善实践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必要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中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以鼓励高水平的教师投身实践教学,从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企业、其他兄弟院校学习,使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或从企业或科研院所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到高校兼职,以充实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二)依据学科和实验室建设,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
以河北农业大学现有森林培育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河北省重点学科、林学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森林培育博士点以及林学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森林昆虫学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和河北省林学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等强大学科为支撑,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级研究机构为中心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及时将国家和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完善质量管理、监控和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只有实行全过程管理和全员管理才能有效完成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社会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全过程管理包括从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实施与考核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等一系列内容。各个环节均需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富有成效的监督与管理。全员管理包括从教务处教学实践科的管理人员到各门课程的指导教师各方面相关人员。各个成员均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搞好实践教学工作。
第3篇:加强森林保护确保森林资源与安全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森林保护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能够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可靠保证,从而为社会生态的平衡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并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森林保护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价值。以下主要探讨森林保护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森林资源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加强森林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可以防尘固沙,美化环境;可以保持水土,维持地形地貌的稳定性;可以为大量物种提供栖息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合理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2加强森林保护的具体措施
2.1基于森林防火监测技术制定应急灭火方案
在森林保护工作中,为切实保证森林资源安全,应当充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森林看护工作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人为排查森林火灾安全隐患的同时,应当合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火灾进行辅助防范,从而切实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效率。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对森林进行高效监测,将森林中林木的具体情况实时且准确的反映于计算机系统中,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技术数字化技术对森林进行有效监测。为有效应对森林火灾问题,提高森林保护效果,应当结合森林资源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且可行的应急灭火方案,从而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并将火灾对林业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2.2积极引入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森林保护工作中,应当以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积极完善森林苗木检疫工作,并采取可行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往往存在药剂投放针对性不足、药剂选择不合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性。为切实保证森林资源安全,提高森林保护质量,应当积极完善地区森林苗木检疫工作,在发现苗木病虫害的第一时间进行研究分析,选择有针对性的药剂对苗木进行接种,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2.3全面提高森林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岗位素质与综合能力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人员作为森林保护工作中的主体,在保证森林资源安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全面提高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质量,应当全面提高森林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岗位素质和综合能力,确保森林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保证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在准确把握森林资源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基础上,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切实保证森林资源安全。
2.4采取相关措施落实森林资源管理条例
将森林资源管理条例落实到位,是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的有效的措施。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条例的执行力度。首先,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政府应当制定严厉的政策规章,要求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严格执行森林管理条例,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其次,除了硬性措施还需要采取具有鼓励性质的措施来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正确的保护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森林资源的价值。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加强森林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质量,并且有助于对生物物种进行妥善保护,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由于森林保护是一项复杂且特殊的工作,为切实保证森林资源安全,应当结合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分析,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对火灾进行准确监测,并积极引入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大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全面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从而为森林资源安全创造有利条件。
第4篇:浅谈国有林场改革和森林保护
国有林场改革是继2008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偏僻边远的荒山荒地和残次林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为国家生态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发展却陷入困境。特别是近年来,多数国有林场普遍面临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上来,生态服务的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国有林场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国有林场改革途径分析
1.1明确国有林场功能定位
将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合理界定国有林场树形。其主要承担了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性国有林场单位。将国有林场划分为公益性服务事业国有林场和经营性国有林场,其经营性国有林场基本不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资源培育,其主要承担了林业市场化运营,是企业性质国有林场。
1.2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模式,减少对国有林场的微观层面的管理和直接管理。为国有林场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规划、政策体系和标准制度,真正实现对国有林场优化整合,同级政府财政支付预算经费。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要进一步清算核查国有林场资产负债情况,避免资产向外流失。进一步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制定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制定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
1.3强化政策支持
要进一步加大对国有林场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将国有林场纳入到支农惠农政策中,充分利用林业贷款资金补贴政策,不断拓展国有林场项目建设的投资渠道,增强林场生产经营和管理维护的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国有林场管理机制,强化领导部门建设,维护好林农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出林场在生态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森林保护措施分析
2.1完善森林管护制度
建立长效的管护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森林管护制度,国有林场和管理保护人员要签订责任书,明确每一个管理保护人员的责任和管护面积以及管护质量要求、管护期限、保护措施、管理报酬、奖惩措施等内容。要严格按照签订的责任书做好考核评价工作,确保森林保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做好相应管理和保护工作,达到质量要求的要按照报酬和奖惩机制兑现管护人员的报酬。要定期召开内部工作会议,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解决。
2.2强化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首先,做好源头管理工作。保护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森林抚育计划,严格控制国有林场采伐额度,严格制定林木采伐制度,切实落实好林分抚育工作,此外,还要从进一步提高森林抚育质量和林分质量角度出发,严格控制采伐强度和采伐方式,通过做好采伐前的规划、设计和采伐后的验收等几个环节对森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其次,做好林木运输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木材运输管理质量,严格执行凭证木材运输制度,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考核、发放、保管等制度,从而从多个方面控制好林木采伐和运输行为。要充分发挥地区木材检查站的职能作用,对运输木材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对存在非法运输的车辆和行为主体进行严格的惩处,并及时上报;最后,保证严格执法。要想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必须保证执法严格。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林业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强化执法之力度,做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于重大林业案件,应该从重、快速的处理,并将其作为典型安全是进行宣传和警示,教育群众,约束群众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
2.3提高森林管护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进一步调整现有管护人员结构,将年龄结构较大,专业素质不高,文化层次水平较低的职工实现内退制度,同时还要积极吸引社会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森林管理保护队伍中,不断提高整个管护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其次,要全面重视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每年要组织是职工进行多次集中培训,不断扩大培训内容和范围,从原来政策内容培训向着林业法律、行政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公益林建设政策、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类内容转变,全面提升整个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保证森林管护人员学习好林业法规政策,才能保护好森林资源,才能管理好国有林场,才能逐渐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森林保护质量。
第5篇:浅谈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1森林保护的主要方法
森林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为了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保护。第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健全森林资源的网络监管平台,对森林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细致监控,从而有效避免无法及时对森林自然灾害进行补救,并及时制止人为的非法砍伐林木的行为。第二,充分发挥跨学科交流合作,将生态学和生态学的规律等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学的管理当中,从而能够将森林的经济作用与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以及含蓄水源等生态作用协调起来,进而实现森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两手硬。第三,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科学养护方法,依照林区的气候特征和土壤特质以及纬度,科学规划林区的林木种植种类和林区的生态结构,让喜光和喜阴的植物在林区中共同生长,进而适当调整林木采伐的周期,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种植与砍伐之间的动态平衡。第四,充分将当地林业生产规划与林业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根据市场需要合理规划林区,既保证林业市场对林木的需求,又要保证森林防风固水的作用。
2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2.1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进行林木采伐
以可续发展为前提进行林木采伐是科学的林木经营管理策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导致的砍伐后森林资源缺失,从而切实避免了林区空地的沙尘暴以及林木幼苗过小,而无法防风和蓄水而造成的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进而能够保证林区的正常生长环境。合理进行林木采伐应遵循3个方面:第一,根据林区的面积和林木的生长周期来科学确定林业生产计划,在不影响林业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林木采伐,避免过度开采森林资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林木开发。第二,严格控制被采伐林木的树龄,依据市场需要,结合当地林区的整体状况,制定严格的开采制度。第三,林业的采伐和利用要严格依据国家的党政方针,当国家对林业出台禁伐文件时,必须严格按照文件部署来进行经营管理,从而让林业开发利用与国家林业资源统筹管理相一致。
2.2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充分发挥树木的可再生性,一边砍伐一边种植,保证每个砍伐周期都有相应的林木进行补充,从而能够保证森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一,合理设计森林群落,将经济林木与含蓄水源和防风林适度混种,从而保证在采伐经济林木的同时,林区的土壤有小灌木来保护,进而在采伐后补种时营造良好的林木植株生长环境。第二,对林区进行合理细致的规划,保证每年或者每个开采周期年都有树龄达标的林木可供开采,进而实现林业的计划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对市场上常用经济林木树种的研究,通过林业技术的改进来缩短某些林木的生长周期,从而加快林木走向林业市场的速度。
2.3优化完善林业管理体系
林业管理体系直接决定了林业开发利用的方案,间接决定了林区林木的长期发展,其管理体系的科学水准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优化完善林业管理体系应从3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正确处理林业保护与林业开采利用之间的关系,科学建立林业管理的计划,包括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使林业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在保证森林资源的调整过程中进行合理科学的采伐。第二,依照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林业的生产特点,以传统的林业管理体系为基准,优化管理体系,并明确林业的产权机制,从而便于林业管理工作的进行。第三,调整林业管理体系中的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让林业产业的决策和生产计划以及监督小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3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的保护和利用都需要相关工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优化和完善,为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兼顾社会生产需要,全国各地林区的统筹协作供应也是研究的方向之一。森林资源的保护关乎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关乎国民经济建设,所以林业管理要与生态环保、种植技术、统筹管理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6篇:森林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森林对于地球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地球现在沙漠化程度越来越高,水土严重流失,人们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也日益减少。大面积的森林被破坏,似的沙尘暴等各种天气发生越来越频繁,空气质量日益下降,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也想我们揭示出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1.森林保护现状
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来建设工厂,在已有的土地被利用完成后,人们开始砍伐森林来扩建土地,这就使得森林的面积日益的减少。森林面积的骤减,使得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我们都知道,森林对空其有着良好的净化作用,在人们大面积的破坏森林后,空气的质量也日益下降。沙漠化现象日益加重,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现象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森林,但是虽然人们意识到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森林,也颁布了不少的法律法规,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为了一己私利对森林乱砍滥伐,所以森林面积依然在减少中,这也是环境治理没有太明显的改善的原因之一。总而言之,人们已经意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保护森林的措施还不够完善。目前,森林保护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木材砍伐量与商品材生产失控:虽然各乡镇都制订了相关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规划,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在年度采伐计划总量和按采伐类型、消耗结构的分项限额上,突破、挪用、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各级分管人员业务、政策、廉政等方面的素质较低所致。变相使用采伐限额,滥用择伐手段部分乡镇由于天然林采伐限额相对不足,为了考虑眼前利益,用虚增人工林采伐限额的办法来填补天然林采伐限额的不足,从而致使大片天然林横遭灭顶之灾。一些林区、林农借中幼林林木较多的复层异龄林实行择伐的机会,进行超面积、超强度、超龄级采伐,从而使择伐计划失控。作业设计无法反映伐区真实情况,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执行不严由于少数采伐作业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工作缺乏认真严肃的态度,在对现场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不按《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实施办法》进行详细准确的伐区设计,使作业设计不能真实反映伐区的实际情况。此外,由于某些工作站人员客观上的行政不作为,或主观上的包庇纵容,致使林业砍伐管理的“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有章不循,砍伐进度疏于掌握,使砍伐面积和数量失于监管,对于可能造成破坏森林的隐患未能积极采取措施,任其发展。
2.森里保护的对策
继续加大宣传工作,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火灾是森林面临的最大克星,一个微不足道的野外用火行为都有可能酿成一场森林大火,将几十年的造林、护林成果瞬间化为灰烬。每年秋冬季节各乡镇都会有山火发生,致使大量的林业资源遭受不测之灾,少则几公顷,多则几百公顷。因此,要将森林消防宣传工作行政化、文件化、日常化;不仅要在通往野外观光、墓地等场所的路口树立永久性形象广告,还需要在周末和传统节假日派宣传车或护林员在现场进行播音、巡视,以杜绝人为的森林消防灾害。
严肃政策法纪,实施规范化监管:组织涉林部门和单位人员定期进行政策法纪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凡涉林部门和单位,必须建立严密的林业工作岗位制度和流程,严格按规程操作;建立专人负责的制度,实施监管和奖惩机制,严格掌控,奖惩分明。
鼓励竹木产业深加工,抑制资源过度消耗: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财政补贴等方法,鼓励和刺激木竹产业走精、深加工之路,尽量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一是支持现有企业在原有基础上有效延长产业链,或变粗加工为精深加工;二是大力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度高的规模型企业稳定生产。适当调高原木、原竹、竹木半成品的出运征收门槛,以抑制资源过度消耗,保持森林涵养。
对于森林的保护必须要减大力度,采取可以起到实际作用的措施。对于国家来说,要颁布森林保护的相关法律文献,并将这些法律落实到实处,对于违反规定的人给与严格的处罚,这有严格的执法才可以正真的起到法律制度的作用,森林得到真正的保护。森林的保护需要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还需要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来扩大森林面积,由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木材,就不能避免的要对森林进行砍伐,所以就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使森林的消耗与形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底部。同时,相关的部门要悟尽职守,对乱砍滥伐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对那些因为一己私利而破坏森林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这样才可以杜绝乱砍乱伐现象的出现,使现有的森林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总而言之,无论是采取何种措施,都要将这些方案落到实处,是森林得到真正的保护,不再受到非法的破坏。
3.结语
森林的保护,是森林的面积不再减少而呈上升的趋势,无论是对于地球环境的改善,还是对于人们生活和健康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近些年来,地球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沙漠化日益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人们对森林的破坏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在环境逐渐被破坏的过程当中,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物资的有着巨大的需求量,这就导致人们对森林进行乱砍滥伐,森林的面积骤减。对于森林的保护必须要减大力度,采取可以起到实际作用的措施。无论是采取何种措施,都要将这些方案落到实处,是森林得到真正的保护,不再受到非法的破坏。使森林发挥出保护地球环境,为人们造福的作用。
第7篇:森林保护工作现状及措施探讨
1引言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效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日益严重,实施森林保护是很多地区维护社会自然平衡的重要举措。不仅全面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而且恢复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了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逐步完善,加强森林与企业林产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发挥出森林资源的效益。
2景洪市森林资源现状
景洪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云南省南端,景洪市天然林面积703.63万亩,其中国有林596.46万亩、集体国家公益林为9.43万亩、集体地方公益林63.88万亩,辐射管护33.86万亩。景洪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森林覆盖率84.46%,城市绿地覆盖率46.65%,当地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如有各种类型的树木、灌木等,景洪市现有高等植物3890种,珍贵树种340种,如云南石梓、羯布罗香,山桂花、黑黄檀等。
森林资源不仅可以用于观赏,同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也有重要价值。森林资源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可以降低工业污染的程度。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在不断加强对现有的森林系统的保护,同时也在加大森林资源的建设力度,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森林系统的保护工作有了一定改善,但是景洪市在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林业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较低,导致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森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在森林系统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些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森林保护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视不够,因此使得很多地区出现违法的乱采乱伐。
(2)景洪市森林系统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体系的建立,是保证森林系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一旦在出现森林系统被破坏的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相应责任人,最终导致森林系统得不到有效保护。
3森林保护工作策略探讨
3.1强化宣传,提高对森林保护的认识
森林系统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景洪市本来的植物种类就比较丰富,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不仅是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保护,同时还应该要加强对森林系统多样性的建设。对于当前景洪市存在的一些危害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行为,应该要加强监管,要提高当地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从而使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在森林系统的保护过程中,首先应该要从相关从业人员的精神意识角度着手,要广泛宣传森林系统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加强群众对森林系统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得群众能够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对于森林系统资源保护的一线管理人员而言,应该着重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森林系统资源保护纳入到森林系统管理部门管理的整体计划中,突出森林系统资源保护项目管理的重要地位。森林系统管理人员应该要对森林系统的概况进行了解,有助于积极开展森林系统的保护工作。
3.2加强国家政策的完善
国家政策的完善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应加强建立健全森林保护相关政策制度。比如在森林资源的保护过程中,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可以划分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则,并且要积极落实责任人制度,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景洪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实行专门的保护。要结合国家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一旦出现严重危害森林系统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其相应的刑事以及行政责任,以强制的手段要求各地积极实施森林保护,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可以落到实处。
3.3加强各种资源的分类保护
森林系统中的资源种类较多,对于各个部分都应该要加强管理和保护,从而促进整个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景洪市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根据具体植物的生长习性,加强对各种资源的分类保护,同时为了加强对一些珍贵植物种类的研究,还选聘更多的专家组成森林资源研究队伍,对各种植物进行研究和分析,维持森林系统的多样性。
3.4加强社会监督
森林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景洪市的珍贵树种较多,人们在生活中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有可能会随意乱砍滥伐,因此在森林保护的过程中,社会监督是一种十分强大的力量,为了要解决损坏森林资源的问题,必须要将社会监督纳入到环境保护体系中,一方面要对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调整,对组织队伍进行完善,从而使得森林保护的评价分析可以形成系统性。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该要招聘更多专业化人员,以专业的施工人员为骨干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使得社会监督能够随时随地发挥效益,比如人工砍伐行为,就可以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及时举报,对这种行为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对于涉及到森林资源的经济活动,相关部门也应该要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审核,在任何经济活动开展之前,应该要对周围的相关情况进行收集,并且结合具体的环保要求对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情况进行检查以及现场核对,防止各项经济活动对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各种活动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的监管,加强立法,并且加强对各种森林资源的研究和保护,从而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