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分类,根据工艺、处理效果等方面对不同类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为其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探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地埋式 生活污水 技术研究 
  一、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一)无能耗地埋式 
  即改进型化粪池,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厌氧水解池→厌氧过滤池→氧化沟→出水 
  厌氧水解池即为国标化粪池,厌氧过滤池内置填料,氧化沟即利用排水沟及强制通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中的过程为自然进行。这一污水处理工艺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使用,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该工艺适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处理工程,可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使用。 
  (二)生物接触氧化法 
  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前处理→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 ↓ 
  工艺设计: 
  A: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 
  B: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2.5小时,有机负荷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有机负荷0.768kgBOD5/m3·d。 
  地埋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特点具有占地面积小,不易破坏周围小区景观等特点,同时地埋式污水装置亦能将噪声和臭气对住小区居民的影响减轻到最低。地埋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施加了微动力,改变污水处理装置供氧不足、生物活性不够的状态,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三)SBR污水处理工艺 
  即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特征,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中。SBR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前处理→SBR反应器→过滤→出水 
  ↓ 
  污泥处置 
  工艺设计:理论上SBR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有一个较在的范围,为0.1~1.3 kgBOD5/m3·d,但为安全计,一般取低值,如0.1 kgBOD5/m3·d左右。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即反应时的水位,最低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结束时的水位,最低水位必须保证在排水在此水位时,沉淀污泥不随上清液而流失。 
  SBR工艺具有诸多特点: 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二、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运行费用较高 
  一般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立项、基础数据收集、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施工建设、工程决算。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巨大,对于地上式污水处理厂来说一座日处理能力十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约合50万人口当量)仅污水处理部分其投资就约达一亿五千万人民币,不仅如此,其建成后的年运行费用也将是数以千万计。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所用到的设备由于是要埋于地下,所以在建设初期相对于地上式污水处理技术而言,将会投入更多的成本。所以如何能节约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最终使得居民在保障水体质量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支付的费用最少,这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而且涉及立法,决策等多种层面。 
  (二)设备使用寿命短 
  例如在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中,该技术中设备的材质主要是玻璃钢、碳钢防腐或不锈钢等。一般来说设备在生产厂家直接根据图纸设计进行加工,完成后运至现场,在现场进行管道连接,完毕后直接埋入地下。由于直接埋人地下,材料易被腐蚀,或发生电解作用,因此设施使用年限较短。同时设施的抗浮能力较差,需要设计专门的抗浮设施。由于设备都是埋于地下,当设备出现故障后,不方便检修与更换。 
  三、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在大力建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同时,对城市排水管网不能或难以到达的居民区、变电站等排放的生活污水的处理也不容忽视。由于远离城区、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原因,这些地区的污水处理设计宜采用管理简便、性能稳定、处理效果好的紧凑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然而,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为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埋于地下,不占用土地资源, 没有臭味及噪声,不产生二次污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因此,值得在类似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覆盖不到的住宅小区、旅游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处推广应用。 
  四、结论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成熟、占地省、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种处理模式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处理工艺及后续处理优化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发展开拓空间,并且开发适合于多种水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显得尤为迫切。这就需要在各种工艺优化组合及与实地情况相结合等方面做更多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如能在这些问题上通过相应技术措施加以突破的话,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将具更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明银安,冯晓东.地埋式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历史沿革[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8 
  [2] 曹大伟,李先宁等.地埋式一体化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8 
  [3] 毕馨升,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北方环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