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谈饮水安全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直接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1]。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大力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大,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影响了人们的饮水安全,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特别重视。以下该文就饮水安全及水污染防治对策等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1饮水安全的重要意义及水污染现状

保证饮水安全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水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生产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均要求保证饮水的安全,增强水的质量。但是就目前我国饮水安全的现状来看,由于当前生活和生产中的不当行为,我国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水资源的保护非常不利。

根据我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数据显示,这一次全国普查对象总数为592.6万个,包括工业源157.6万个、农业源289.9万个、生活源144.6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790个。其中,2007年各污染源废水排放总量2092.81亿t,废气排放总量637203.69亿m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硫2320.00万t,烟尘1166.64万t,氮氧化物1797.70万t;化学需氧量3028.96万t,氨氮172.91万t,石油类78.21万t,重金属(镉、铬、砷、汞、铅,下同)0.09万t,总磷42.32万t,总氮472.89万t[2]。除此之外,根据近年来各地出现的水污染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水污染现象正在不断扩张。2015年,有关人员在泉州进行水污染问题的调查时发现,有50多头猪被抛尸在溪流中,严重影响了溪水的质量[2]。此外,宜昌地区因为化工污染,也导致了溪水由清澈变黑变臭,并且延伸到其母亲河清江,水污染区域还在进一步扩大。由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水污染防治已经刻不容缓。

2水污染现象发生的原因

2.1生活污水的排放

要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首先需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污染现象。水污染现象大面积的出现必然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较为多种多样。从生活污水的排放来看,现代社会人们在生活用水中会使用大量的含磷清洁剂,也会排除大量的其他生活污水[3]。各地市基本上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厂,但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只能削减COD和氨氮,不能削减磷等污染物。因此要求政府以及各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彻底解决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

2.2工业污水的排放

工业污水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工业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发展形式,但是在工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有害的气体和废水,对水质的影响较大。但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虽然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基本上按照环评要求建设了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但是由于运营成本较高,存在偷排现象或者平时不运行废水处理设施的现象。另外,工业污水中的杂质较多,且不容易被净化,因此会严重影响水源的质量。

2.3其他污水的排放

当然,除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以及其他原因也会加剧当前的水污染现象。大部分农业生产中均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化肥,这些化肥包含着众多磷、氮等污染源,经过降雨和水土流失等的冲击,带有化肥污染源的水分會流入地下,从而对地表水和河流造成水污染,影响水源的质量。

3水污染防治对策

3.1创新污水处理技术

要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必须要求能够创新污水处理技术,让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用水中能够先对废水进行污水技术处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然后再进行排放,这样就能够有效加强对水源质量的控制,从而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4]。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能够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同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做好污水处理技术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采用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废水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便提高水污染防治的效果。当然,为了能够提高企事业单位进行污水处理的积极性和实践性,政府可以采用加强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及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补贴等方式,确保水污染控制的实际执行力度。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工业污水来说,要从源头上减少水污染现象的发生还要求企事业单位能够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工业生产,减少水污染的排放量。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也需要使用更多生物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减少对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地表水和河流水源的化肥污染。

3.3加强对水质的监管

为了保证水污染防治的效果,政府应该加强对水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系统,实时对水源的质量和污染问题进行监测,第一时间发现水污染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颁布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范用水,保证水源的质量和安全,配合国家政策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对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如水污染严重超标的企业单位,有关部门必须要依法进行惩处。

4结语

综上所述,饮水安全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身体素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就当前我国饮水安全的现状来看,由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地面污水渗透等的影响,我国水污染现象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重视,创新污水处理技术,加大水污染防治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的水污染防治意识,并采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水质的监管,提高水污染防治的效率和质量。

 

第2篇: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一、水污染的基本问题分析

1.水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1)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的特点。第一,水资源具有天然性。阿兰·兰德尔指出,天然性是自然资源与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的本质区别。①第二,水资源具有有限性。有限性是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②第三,水资源能够为人类控制和利用。第四,水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2.我国水污染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水污染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世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挑战。中国尤其严重,是世界上13个缺水国家之一,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2)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②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③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二、中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分析(2008年2月28日颁布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权责不清,重视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着旧账为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③

2.公众水污染防治意识淡薄,参与形式单一

在我国,公民的水污染防治意识比较淡薄,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众参与水污染防治的形式还是过于单一。

3.法律不完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就使得有关条款的执行和遵守失去了一部分强制力。

三、美国水污染法制立法对中国的启示

1.美国水污染法制立法考察

根据美国国家环保署的估计,能够获得成就,得益于成功的法律控制机制:

第一,命令控制机制。美国是命令控制型的环境管理模式的发源地。④

第二,利益协调机制。在美国的水污染控制历史上,没有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州和地方政府不大可能实行充分的污染控制。

第三,经济刺激机制。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运用市场手段、遵循市场规律,使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能达到双赢。

第四,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是符合环境管理特点的富有成效的制度,在美国环境法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美国水污染法制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1)政府要解放思想,鼓励公众参与水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美国水污染法律控制的成功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与环保立法的最关键因素。

(2)法规的稳定性、灵活性与适当性相结合。法律、法规要保持稳定性才能维持它的权威性,但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法律、法规适时进行修改也是保持它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3)改变环保理念。当前,我们最重要的是要逐渐改变行政官员“经济优先”的发展理念,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四、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議

1.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快水污染防治体系的建设,为水污染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1)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与力度。水污染的防治中,监督、管理是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我国水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的疏忽和制度的欠缺。

(2)健全我国水污染法治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尽管目前在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上面临种种困难,但还是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的审视、研究和推进。

2.进一步建成资源节约些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

对于造成水污染的中小型企业,应严格处罚,加大惩处的力度,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生产资料,让他们意识到他们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他们污染的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资源。

3.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共同努力改善水污染的严重恶化趋势,为全社会的水资源做有力的保障

(1)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密切联系国际社会,虚心借鉴国外治理水污染的成功经验。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为关于国际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国际习惯法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⑤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全国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针对当前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水污染防治意识不强,因而要大力宣传《水污染防治法》,着重突出并反复强调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


第3篇:试析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态势,我国人口也在持续增加,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但是同时我国农业、工业等的发展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导致我国生态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水资源污染不但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

一、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使众多河流失去自净能力;第二,对于跨市界、跨省界流域的水污染由于没有规定明确的负责人,因而导致污水、废水的处理与管理问题严重分离;第三,一些城市对于科学发展观没有严格落实,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从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的防治;第四,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资金的投入缺乏力度,很多资金都没有落实到位;第五,我国有关污水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污水治理的成本高,根本就不能激发企业自主治理污水的意识。

二、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加强政府环境管制

企业污染高居不下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政府管制的约束,因此,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包括水资源的控制利用必须依靠政府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应建立起以政府环境管制为主导,企业经营配合的环境管理模式。政府应以水污染治理为长期任务,丝毫不能放松对水环境的监管力度,坚持从投资建设到运行管理的管制和操作。此外,政府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水污染物排放持续不达标的企业一律予以整治;对污染严重的水域加大资金投入治理,实行水环境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审批新上污染性建设项目。

(二)提高居民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识

目前,大部分的居民对于污水防治方面没有一个强烈的意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而且在污水的治理中也没有积极的配合。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对于我国耕地以及粮食安全的关系,而且随着我国对于淡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淡水资源的供应量已经严重不足,这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对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高人們对水污染的重视程度,并且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宣传以及培训力度,体现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三)加大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

政府需要加大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将水污染防治工作放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完善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硬件设施,如更新水污染防治的监测仪器等。此外,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完善水污染监测的手段,提高水污染的监测技术,以便有效快捷地对水资源状况进行监测,防治水污染事件的出现。与此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企业的水污染防治意识。最后,政府要加快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加大对利益受损者的生态补偿,用经济手段鼓励更多的利益主体自觉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四)实施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

我国对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经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解决措施,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政府不仅要加强对其实施力度的监管,还要实行统一的规划以及管理,制定统一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监管制度,对于妨碍以及营销水污染治理的人员要实施一定的处罚。此外,还要积极开展水资源的检测活动,可以先对一些水流域进行试点,对其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并针对这些问题对试点工作进行修改,进而推行至全部的水流域。

(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初步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但是还存在一些空白的地方,政府需要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总的方面规范水污染防治工作,从具体落实方面引导水污染防治工作。其次,我国需要尽快出台系统、专业的流域治理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统一水资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再者,要加快完善已建立的法律体系,明确水体污染防治工作的政府主体责任,做到以法定责,违法必究。进一步加大水体污染的违法成本,对出现污染水资源的企业要严厉查处,同时追究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对其问责。

(六)加快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

在水资源污染的控制方面,需要依靠公众的监督以及政府的管理力量;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必将会使水污染治理呈现出高效益、强效率。政府应该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对污水治理有特殊贡献的个人或集体进行奖励;改善以及优化企业污水处理的工艺以及技术线路。此外,还应推动有关污水治理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利用市场的导向作用,更好的实现污水的治理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国家层面而言,要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落实,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4篇: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措施探讨

一、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一)地下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水质,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体的健康。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导致饮用水受到亚酸盐的影响,逐渐引发人体受到癌症的折磨,而婴幼儿引用这类水就会导致出现高铁血蛋白症,危及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在地下水受到有机物的污染后就会引发人们出现腹泻、肠道线虫及恶性肿瘤等问题,饮用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后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进而损坏人体的肝、肾的正常功能,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地下水污染会造成农业经济损失

地下水污染会直接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严重时就会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地下水作为农业主要的灌溉来源,其在农业灌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使用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就会直接改变土壤的结构,减少农作物耐寒、耐热及抗病的能力,直接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进而造成严重的农业经济损失。

(三)地下水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

地下水污染会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进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被污染的地下水会经过排给、径流,最终进入河流湖泊,这不仅会对河流湖泊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会威胁到各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直接造成生态失去平衡。

二、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一)工业方面

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及废渣,这些“三废”里面大部分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在不经过合理处理的情况下就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渗入地下水,进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地下水的使用。

(二)农业方面

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会采用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对农作物进行养护,这些不会全部被农作物吸收,一部分会残留在土壤内,随着地表径流、降水等会将这些有害物质渗入地下,进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如果使用的是受到污染的水,那这些水就会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三)生活方面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也在不断地递增,其直接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产生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会采取填埋法,这样就会导致垃圾中的一些污染物通过土壤直接渗入地下,生活污水会随着径流流入河流或是直接渗入地下,这都会对地下水产生严重的污染。

(四)采矿方面

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主要是改变了埋藏条件,在地表水利工程的修建中,地表水流必然会发生改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的埋藏状态和均衡。采矿之后产生的尾矿经过雨水淋滤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矿区中废气的钻孔以及坑道则能够作为污染物质进入通道,而采矿过程中的矿坑水因酸性较高而能够溶解白云石、方解石等,所溶解得到的钙镁离子在融人水中后会导致地下水的硬度上升。

(五)其它方面

除了上述一些地下水污染源外,在进行一些工程建设时也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对地下水的水位、流动方向等产生一定的的影响,造成地下水污染物的大量扩散分解,同时一些自然灾害会引起地壳变化,会将一些污染物带入地下,进而污染到地下水。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措施

(一)增强地下水的保护意识

在对地下水污染防治中,首先应当增强地下水的保护意识,认清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大对地下水保护的宣传力度,利用报刊、电视宣传或是网络宣传的方式进行大力的宣传,同时可以在一些居民区进行地下水教育与宣传活动,不断加强对地下水保护的宣传力度,进而增强人们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二)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起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机制,使得地下水与水源的保护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加大加强监管力度,依法严格规范污水的排放,做好污废水与粪坑的防渗工作,严禁使用未经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严格执行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三)加强地下水的水质监测

设立地下水观测专用井,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服务系统。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重点监测,系统掌握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发展变化及动态特征,同时还要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实现对地下水污染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的及时预报。

(四)加强地下水污染实用技术的研究

目前常用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有水动力控制修复技术、有机粘土修复技术、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渗透性反应屏修复技术、抽出处理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可行性较强,但多为理论研究,因此应加强对地下水污染实用技术的研究,并积极推广应用。

(五)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控制

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控制,首先根据地下水污染源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找出主要的污染源,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在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时可划定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区、防控区及一般保护区,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的监管,有效的切除相关的地下水污染源。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大对农业养护的监管,合理进行施肥、灌溉,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加大对各类建设的管理,只有加强各个方面的控制,才能真正的控制住地下水污染源。

(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不同,污染物一旦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其运移速度将会很缓慢,一经污染将很难消除。因此,各级部门与企业必须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应当努力做好排污系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废物销纳场防渗的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尽量使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和高效的灌溉技术,污水排放单位及机关应当加快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先进技术等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彻底消灭“工业三废”的污染。

四、结语

总之,随着城镇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地下水主要的污染源就是工业、农业及生活着三大方面,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不仅会影响到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加大地下水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加大对污染源的控制等,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真正做到对地下水的保护。

 

第5篇:论农村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

随着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所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意识到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农村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但由于我国农村问题比较特殊,没有专门的立法保护农村环境问题,因此农村环境问题依然很严峻,特别是农村水污染的问题。笔者主要通过农村水污染的现状,污染类型。研究中国现有的环境立法对水污染的防治的途径。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解决我国农村水污染的问题,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水污染立法现状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1)农村水污染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定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农村水域包括:河流、溪流、水库、堰塘、渠、农田等具有排水、蓄水功能的载体。农村水域面积宽广,多为农业、家畜、生活用水,因此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牲畜以及农作物的情况。农村水污染,是指在发展城乡经济过程中向水体排入的污染物超过了水环境容量,使农村地域水体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况发生了变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和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中的水体系统造成的污染。

(2)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2012年,全国农村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89.5亿吨。有报道表明:量大而面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成为加速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在农业生产中,化肥有50%~70%随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进入水体,农药的流失率则达到80%~90%。畜禽养殖场大量废弃物、食物残渣以及清洁饲养圈所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池塘、农田、溪流中。再通过农业灌溉排到农田,导致污染面不断扩大,而且很难监测,以至于昔日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发臭。许多农村地区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开办养殖场,但由于没有政府的指导和干预,为了方便取水将养殖场建在河流的上游或者临近水库地势较高的地方,导致牲畜粪便直接排到河流和水库中,造成水质严重污染。除了企业排污、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水污染以外,还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如塑料袋、包装盒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回收及处理,随处乱扔。有的直接扔在河里顺水而流,还有的扔在野外,由于大雨导致山洪带到河流,以至于现在随处可见漂满生活垃圾的河流。这些垃圾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农村水污染的特点

第一,面源污染。由于农村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因此,排放面宽广难以有效控制。相对于城市的人口居住比较集中,城市建筑规划合理,环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对较高。因此相比农村的环境问题治理效果明显。

第二,环保意识低。农民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在追求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重视科学生产就容易忽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年来,由于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为了降低劳动成本,确保粮食增收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污染的恶化。虽然有的村民意识到了农药和化肥的危害,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但是农业用水来源于水库等蓄水区,利用污染水源进行农业灌溉同样无法避免农田水污染。

我国水污染立法现状

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只针对点源污染的控制作用,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的排放口,例如城市对于污水的排放实行统一排放,能够控制排放点。但是我国农村呈面源排放,没有固定的排放口。因此对农村污染问题的解决用处不大,有的学者认为面对大部分水型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农村的小型作坊污染的监督和控制太高,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已经不适合现在农村的具体情况,因为笔者认为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牲畜粪便的排放、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才是导致难以监督和控制,成本太高,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因为我国农村农民居住分散,排放面广,环保意识不高导致各种困难,反而对于乡镇企业等来说控制和监测相对较为容易。

针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1)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可以降低以往传统农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传统农药、化肥对身体的伤害,还可以保证生产出来有安全保障的粮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是以科学的方法发展农业,在治理农村水污染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根据调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地区,水环境的质量较好,因此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笔者的家乡当地政府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给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还成立里专门的农业生产指导办公室,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建立农村水污染防治执法联动机制

我国的环境立法较晚,法律还不完善,环保部门成立时间不长,由于环境问题涉及的专业性非常强,但环境执法人员是通过普通考试进入的,专业知识不够,所以面对日益复杂的污染事件,需要我们的环境执法人员不断增强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分辨能力,迅速依法作出判断,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同时,我们还要强化行政执法责任,严肃执法纪律,将工作业绩和考核挂钩,对执法不严、怠于执法、滥用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执法人员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后果严重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3)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农村教育及环境教育

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宣传较为困难,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也是导致农村环境治理难得因素之一。因此,应当通过宣传教育、漫画海报、集中宣传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的制定以及10多次的修改,都是公众推动的结果。我国现实由于农民的弱势地位以及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参与份额有限,而且环境意识也比较薄弱,应当鼓励农民广泛参与,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对于恶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及个体户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实行奖惩机制等推动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6篇:裘皮加工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有效性探讨

1鞣制过程工艺简述

裘皮是以獭兔皮、狐狸皮、貉子皮等为原料经过浸水、去肉、脱脂、浸酸、鞣制等工艺制成。鞣制工艺流程见图1,主要工艺叙述如下。

原料选取:把有鞣制加工价值的皮子,按皮板的薄厚、有无残伤、皮板的新陈分类组成生产批号。再把皮张上没有经济价值的去掉,以节省化料。

浸水:毛皮投入水槽后,首先除去皮表上的泥沙、血污、盐和防腐剂等无机和有机物,然后加食盐、甲酸进行浸水,使原料皮的水分恢复到鲜皮状态,除去皮内部分可溶性非纤维蛋白,球蛋白和黏蛋白等球状蛋白,为以后工序材料的渗透作用打下基础。浸水结束后排水,然后再加入食盐、甲酸进行复浸水,使原料皮充分均匀充水,复浸水后皮板各部分均有较好的延伸性。

去肉:将浸水后的皮张控水后,用去肉机或铲刀手工去除皮上的烂肉与油脂。

脱脂:脱脂的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迹及油脂等,脱脂在温水中进行,并加入纯碱、脱脂剂等搓洗1~2h。

浸酸:加入食盐、元明粉、酸性酶、硫酸等化学药剂开始浸酸。目的是松散生皮连接成束的胶原纤维,使成品柔软,高档皮毛如狐皮应选择酸性弱、松散胶原纤维能力强的有机酸如甲酸和乙酸混合浸酸。为鞣制工序创造合适的pH值。

鞣制:浸酸结束后,加食盐、纯碱、元明粉、甲醛进行鞣制。鞣制对皮张的多项性能指标均有影响,是毛皮加工最关键的工序之一,让皮板充分吸收鞣剂,使皮板变的松散、柔软、有收缩力、毛板结合牢度高。

洗毛:通过较快的水洗,加漂毛粉和脱脂剂,洗去皮板中和毛中多余的化工材料。

中和:鞣制结束后,调节pH值为后续工序创造有利环境,水洗后即可进行中和,主要工艺参数pH值5。并且根据不同动物毛皮选择不同化学药剂如食盐、矾、甲酸、元明粉。

加脂:人工向毛皮上涂抹少量促进皮板伸展又不会侵蚀皮板的加脂剂,目的是使皮板柔软。

整理工序:将皮晾至8成千后,喷少量水回潮,通过产软、转笼、抻平等工作,把皮张整理好,打捆入库。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2.1防治原则

裘皮加工对地下水影响主要体现在废水事故池、集排水设施有废水渗漏时对附近地下水产生的污染影响,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提出的“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提出以下防治原则。

2.1.1主动控制原则

主动控制,即从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艺、管道、集水、排水设施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和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其中地面防渗层可采用粘土、抗渗混凝土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采用粘土防渗层时防渗层顶面宜采用混凝土地面或设置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石层;采用混凝土防渗层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6,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1.2被动控制原则

被动控制,即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漏、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并把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送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2.1.3坚持“可视化”原则

坚持“可视化”原则,在满足工程和防渗层结构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在地表面实施防渗措施,便于泄漏物质就地收集和及时发现破损的防渗层。

2.1.4工程措施与污染监控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防渗材料、技术和实施手段,最大限度的强化防渗防污能力;同时实施覆盖生产区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漏检测分析仪器设备,科学合理布设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采取措施,及早消除不良影响。

2.2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措施

根据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的布置,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根据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可能泄漏特殊的性质将项目区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分别采取不同等级的防渗方案。

2.2.1一般污染防治区

一般污染防治区是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一般污染防治区:生产车间、库房。

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其中地面防渗层可采用粘土、抗渗混凝土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采用粘土防渗层时防渗层顶面宜采用混凝土地面或设置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石层;采用混凝土防渗层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6,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2.2重点污染防治区

重点污染区是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重点污染防治区:固废暂存处、事故池、中水回用池。

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采用混凝土化粪池,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地下管道应采用钢制管道,采用非钢制金属管道时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厚度不宜小于1.5mm),也可以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或套管。

3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分析

裘皮加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无防渗措施条件下的泄漏,在采取合理有效防渗措施的条件下,对地下水体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风险,提出了防渗、监测等措施,均为成熟技术。防治措施实施后,在降低或防止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该部分的工程投资。因此,措施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4结语

裘皮加工是我国轻工业中的传统支柱产业,近20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裘皮加工在给我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不采取措施,也会给地下水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应结合裘皮加工工艺有针对性的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风险,提出了防渗、监测等措施,使裘皮加工对地下水污染影响降至最低,确保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