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由于工业或农业生产活动中长期不合理的施用模式以及日常生活垃圾的日益积累,人们生活环境的周边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土壤质量的好坏人类生存基本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土壤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合理分析制定效治理修复对策,提高土地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人类未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对策

引言:

土壤资源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难以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现阶段,在愈渐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的推动下,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和修复对策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得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但由于国内土壤修复相对而言起步较晚,还欠缺着在一定程度上理论和技术研究问题,以及发展目标并不是十分明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景与绿色发展目标,需合理利用、管控受污染地块,使其得到有效治理修复,是现阶段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1土壤污染的现状与类型

1.1有机污染

受不同地区产业特点及结构布局的不同影响,我国土地污染类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工业聚集区大多为重金属污染或有机物污染,主要由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石油、合成洗涤剂、苯并芘、污水污泥等带来的有害微生物造成,因其农药的过度使用,工厂废弃物的残留,城市垃圾的堆放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有机污染具有挥发性、半挥发性、蓄积性等特点,严重污染土壤,破坏农作物的收成质量,造成了对人体健康的极大威胁。

1.2无机污染

有机化合物可通过自然界本身强大的降解、净化能力使其危害性降低亦或是解除,而无机污染物其构成主要包括汞、铬、镉、砷、锌、硒、氟等复合污染物质,具有降解难度高、滞留时间长、移动性较差等特点,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工厂污水的大量灌溉与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等,已对土壤造成了极大面积的污染问题。

1.3放射性元素污染

放射性元素污染主要以的90锶和137铯等放射性元素构成,基本存在于核原料开采以及发生过核爆炸事故的地区,其主要来源为受污染的沉降物,以及各种工厂过量排放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水、废渣、废气等因素,随着地表径流的一步步扩散开始污染至土壤。放射性元素污染极难消除,现阶段唯一的方法只能等其元素自身衰变。放射性元素若进入食物链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不良影响,如氡子体的辐射诱发造成的肺癌等疾病,每年都会出现数万例。

1.4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其来源主要是未经适当处理的人畜排泄物、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病畜尸体等因素,其带来的病原体与带病有害生物种群侵入土壤进行大量繁殖增生,极容易造成土壤污染与生物疾病的大量广泛传播,破坏生态平衡,不仅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还对动植物以及人体的健康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危害。

2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类型

2.1物理修复技术

(1)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是相对来说较为简易的技术操作,分为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低温操作,另一种是与之对应的高温操作,通过热量交换对土壤污染物质和介质一同加热,借助加热过后的挥发作用达到有效分离有机污染物的目的。目前在工厂附近的修复治理中被广泛使用,对易挥发成分和半挥发成分的土壤污染治理效果较为明显,不适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2.2化学修复技术

(1)固化

为扼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大规模扩散迁移,将含有重金属的污染土壤固化剂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熟化后形成的固体混合物渗透性较低,得以有效隔离土壤中污染物与外界环境的解除影响,将其固封在固化物中,降低土壤污染物的移动性。

(2)稳定化

为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或价态,在土壤中加入合理有效的化学物质,将污染物转化为迁移能力较差,更不易溶解亦或是毒性较小的形态来实现其稳定性。

(3)萃取法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用有机溶剂对石油造成的土壤污染中的原油进行萃取提炼再进行有效分离,回收原油用于回炼,分离的溶剂也可循环投入使用。

(4)淋洗法

土壤淋洗技术主要采用一些络合剂、氧化剂等化学剂为淋洗剂,利用水压将清洗液逐步注入到污染土壤中并提取污染液体,将其有效分离。进行土壤淋洗时,要充分考虑到淋洗剂对土壤结构造成的多种影响,以免淋洗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土壤二次污染。

2.3生物修复技术

(1)微生物修复

以微生物为主体,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污染物具有沉淀、吸收、氧化还原的作用,來降低土壤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有机复合物,修复被污染的土壤。

(2)植物修复

分为植物提取、挥发、稳定、降解四个类型,利用富集重金属的植物的吸收、转化功能有效清除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3)动物修复

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动物群来吸收、转化和分解土壤污染物,如饲养蚯蚓、线虫等生物,从而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土壤肥力。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后遗症成为了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问题。土壤污染便是其中的重要典型案例,以其累积性、滞后性与隐蔽性引起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与警觉。土壤问题已阻碍了社会正常发展与相关生态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强土壤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开凌 , 李清 , 黄智刚 . 关于广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策的思考 [J]. 吉林农业 ,2019,453(12):74-75.

[2]刘洪超,魏学华,何广宇.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选择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8,30(02):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