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生态环境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首先引起关注,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染防治工作经历了从点源治理到集中控制、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到区域污染控制、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清洁生产概念的提出,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从源头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转变;本文根据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中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的相关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关键词:生态文明;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措施;建议

  1.生态文明从提出到写入党的报告

  21世纪初,建立在生态产业学基础上的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与探索,为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实践奠定了基础。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可见,循环经济的贡献就是把人们环境保护的小视野从环保制度和环保技术层次引入到了宏观经济决策、生态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视野上来,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实际就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2007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是“十一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指南。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国家的一系列战略决策表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污染物减排是我国从区域总量控制的角度来全面控制城乡工业、生活污染源的排放,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由单纯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到运用综合手段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2生态文明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2.1生态文明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自然__生态问题、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并涉及文化宗教问题,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不仅仅关乎环境污染,还涉及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甚至价值观。

  2.2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通过推动文明转型,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也就是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如何应对环境与资源领域的挑战,作出的科学而明确的回答。十七大报告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了环境理念的形成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极大作用,是党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理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2.3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

  生态环境已成为十七大报告所描绘的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应当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可以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

  3建设生态文明的障碍分析

  3.1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

  党的十七大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首要问题,亦即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3.2资源支撑不住

  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是靠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费来支撑的,而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随着人均生产力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和消费模式将使我国资源支撑不住,甚至引起更大、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3.3环境容纳不下

  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有研究表明,2006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428万吨,超过环境容量80%;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超过环境容量的117%。

  3.4社会承受不起

  一是我国环境事故进入高发期。从2005年10月发生的松花江流域污染事件以来,大约每两天就有一起环境事故发生。到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也达到了842次。二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5.1万起。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每年29%的速度上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群众环境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2006年仅国家环保总局受理的公众投诉就达2000多件,相当于2002—2005年受理数量的总和。如果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增长,那么这种状况将难以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社会将承受不起,甚至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发展环境。

  3.5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而我国“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仅占GDP的1.18%,两者差距甚大,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环境绿皮书》(2005年)认为,中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形势十分严重。另一个数据是,到2020年,中国仅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就将付出3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这意味着如果届时中国仍保持9%的经济增长率,全部用以补偿这一项还不够。《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年)显示,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402.8亿元,占当年GDP的1.15%,达到历史最高。不过去年全国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另外,随着气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所造成的损失明显上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达3.7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亿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比1980年代高出40%。

  4污染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减排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措施,主要做法有5个方面;一是通过环评制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加大燃煤机组脱硫和污水处理等治污工程力度;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四是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减排的金融、财税、贸易政策;五是严格环境执法,加大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力度。据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燃煤脱硫机组227台,装机容量7412万千瓦,全国脱硫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23亿千瓦,占火力发电装机容量的42%。关停小火电机组903万千瓦,淘汰小炼铁969万吨、小炼钢873万吨、小炼焦560万吨和小水泥2200万吨;新建和扩建近90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700多家重点企业采取了污水深度治理措施;淘汰落后造纸产能170万吨、酒精产能35万吨。据测算,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28%,“十一五”期间首次出现两个指标同比双下降,减排指标的导向性作用开始显现。形成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和道德风尚,可以说正在向生态文明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变。但是,这种成绩还比较脆弱,SO2排放量也只能是与2005年持平,COD的排放量仍然比2005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实例研究,由企业的生产历史统计数据或经验得到了模型中的参数Y0i,βi,θi,σi,δi,ki,K=1-δi-kσii,i=1,2,3,由排污相关数据拟合得到运行费用函数的系数ai,bi,ci,i=1,2,3,数值见表1;设区域内有甲、乙、丙三个燃煤电厂;取污染物总量和总产值的目标值分别为^WN=W0,^YN=ktY0。以N=1的情况为例,计算结果见表2。

  4.1污染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高速增长与污染物减排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对减排的压力非常之大。

  (2)如何让人民群众直接体会到污染减排的成果。SO2、COD的排放总量减少了,能否直接反映出全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河流、湖泊、海湾富营养化的程度能否降低,都是未知数。污染物削减与大气、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一一对应的问题,是一个如何让公众感受到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果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污染减排经济政策不完善的弱点更加明显。污染减排的经济政策不完善,资金投入已经是现在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目前正常渠道满足不了环境保护需求、没有资金投入硬性要求、中央政府投资远未落实、企业投资没有形成激励环境、社会融资问题较多、投资效果和环境绩效欠佳等问题。另外,约束污染减排的经济政策没有到位。例如,排污收费和污水处理收费等制度仍然存在征收面窄、收费项目不全、收费标准偏低、征收力度小、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污染减排的投融资政策不够完善,不足以全面支持污染减排工作。

  (7)节能、减排存在政策缺失,没有形成统筹互补的局面。节能能够直接带来减排效果,减排能够产生“倒逼效应”,进一步促进节能。例如,“十一五”期间每节约1吨标准煤,可减排20.3公斤二氧化硫;而电厂脱硫可使电厂能耗增加1个到2个百分点,这样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必须把节能、减排统筹结合起来考虑。当前我们节能、减排工作结合的力度不够,工作上节能是节能,减排是减排,各有关部门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今后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形成合力。另外,现在的工作也没有将农业纳入减排的对象和视野。农村生活污水、农田退水、农药与化肥形成的COD新增量没有计算。这些问题和矛盾肯定会在“十二五”期间激化和突显,氨氮、总磷、氮氧化物等特征污染物应当列入“十二五”总量控制的范围,农村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支撑成和基础,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广阔天地和主要战场,所以农村面源的特性及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贡献等问题的基础研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节能节能减排应当全面延伸,统筹安排。

  根据测算,城市煤气可以减排二氧化硫、颗粒物和苯并芘分别为3600吨、17900吨和8.86吨。由此可知,独立焦化企业、钢铁联合焦化企业以及城市煤气污染物减排总量二氧化硫、颗粒物和苯并芘分别为3.59万吨、17.39万吨、110.01吨(见表2)。焦化污染物二氧化硫、颗粒物和苯并芘应分别控制在22.04万吨、47.47万吨和882万吨(见表3)。

  (1)根据清洁生产二级标准,中国满足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目标的焦炭总量为152000万吨,满足颗粒物排放控制目标的焦炭总量为24000万吨,满足苯并芘排放控制目标的焦炭总量为572727万吨。根据“短板原理”,要满足污染物控制目标,焦化行业的焦炭总量规模应选择24000万吨。(2)不同炼焦模式污染物减排水平不同。独立焦化厂是中国焦化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相对规模小、数量多,环保等配套程度较差,煤气利用等环节投入较小,部分独立焦化企业煤气直接放空燃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减排量占到减排总量的76%~91%,是焦化行业污染物减排潜力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和城市煤气焦化厂减排数量小、潜力不大。独立焦化厂要重点加强提高炼焦工艺技术水平和环境建设能力,提高产业的集约水平。(3)焦炭总量规模测算以清洁生产二级标准为目标,从整体上看,中国炼焦污染物排放水平高于清洁生产二级标准,大机焦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比清洁生产二级标准高出0.4倍,小机焦炉高出13倍以上。因此,焦炭企业要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标准,实现污染物减排目标,必须淘汰小机焦炉、改良土焦炉,扩大焦炉容积并配备高效能的脱硫除尘等环保设备,下大力气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由下表查得该电镀厂的行业类别3460,查找《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九分册,查对应的“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第二步,根据下表确定实际产品为“镀镍件”,原料为“钢铁工件”,工艺为“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规模为10万平方米P年的“四同”组合,查得对应的各项污染物指标及对应的产排污系数见下表。

  将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各污染物指标对应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即可得各污染物指标对应的产污量和排污量,见上表!

  4.2对我国今后减排工作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下一步的问题是巩固和扩大节能减排的成效、改善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尽早分享节能减排的成果,才能使节能减排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和文化。

  (1)建立全过程减机制。构建从污染物产生的源头到排放的全过程系统减排体系,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前提,节能、降耗、技术进步、治污、监管、激励、增效系统推进,全社会参与、全过程推进、全方位考核。强化资源需求端的前端减排和经济运行过程的中端减排,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从根本实现节能减排。要突出地方政府的减排责任,并采取税收、补贴等综合有效措施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伟大实践,引导全社会“深度”参与节能减排。

  (2)有效控制不利于污染减排的行为。通过制度变革遏制破坏环境的行为。严格按照污染物减排考核办法的要求,试行污染减排指标未完成的一票否决。搞准搞实列入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环保指标。进一步弱化GDP在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中过强的做法。预期性的GDP指标增长应以确保约束性减排指标实现为前提,具体落实又好又快的方针。对于特殊敏感地区试行取消GDP考核的硬性要求。对国资委管理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中逐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权重。突出地方政府的减排责任,改变上级环保部门考核下级环保部门的局面。提高环保部门独立性。监督中央政府部门带头实施规划环评。

  (3)加快建立污染减排的长效鼓励约束机制。建立以节能环保为导向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将环评工作与总量控制结合起来,实施环境容量前提下的项目审批。加强减排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严格执行“三同时”与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行业限批制度。完善排污收费制度,一步到位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对区域实施循环经济规划及实施效果评价制度。推进污染减排信息公开,强化公众参与,采用包括命令、非命令型、自愿手段在内的“混合”政策措施。政府采用减(免)税、消费者直接补贴等激励手段,推进环境友好型产品消费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