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在某一种环境下的噪声,常由多个不同位置的声源产生的,如何有效防治噪声。本人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噪声的影响治理控制
前言:噪声就是人们不要的声音,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它也像水和空气的污染一样,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不管你是否在意它,它都在知觉与不知觉之间伤害你的身体,盗取 你的生命。并提出噪音的影响与治理控制。
1、噪声对人的影响:
噪声它不仅包括杂乱无章不协调的声音,而且也包括影响旁人工作、休息、睡眠的各种音乐音,甚至有谈话声、脚步声以及一切飞行、行驶中发出的马达声和机械的撞击声等。
噪声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噪声来源按产生的机理分三种: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
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
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交通噪声:主要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这些噪声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
工业噪声: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噪声,来源于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
建筑施工噪音:以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谢,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运输材料和构件而产生大量的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是指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中产生的闹声,以及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音,这类噪声一般在80分贝以下。如洗衣机、缝纫机噪声未50-80分贝,电风扇的噪音为30-65分贝、空调机、电视机为70分贝。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音对睡眠危害:突然的噪音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儿童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噪音对听力的危害:
噪音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阅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厅阅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血爆震行耳聋。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认得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
噪音可引起耳鸣、耳聋和听力损伤,超过55分贝的噪声会使人感到吵闹,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音的人,40年后耳聋的发病率在21%。
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 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这种症状,药物治疗疗效很差,但当脱离噪声环境时,症状就会明显好转。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在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噪声会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引起胃溃疡。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也有不利影响,据调查,3岁前儿童生活在7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他们的心脑功能发育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此外,噪声还对动物、建筑物有损害,在噪声下的植物也生长不好,有的甚至死亡。
2、噪声的控制对策
国家《城市区域噪音声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制。特制安静区、昼夜50分贝、夜间40分贝;居民文教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居住商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城市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如何达到标准要求,利用先进噪声控制设备提高 思想意识是防治噪声基础。
噪声控制基本途径对环境噪音的控制。控制技术是基本手段。行政管理措施和合理的规划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措施包括内容:
控制噪声源: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先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
阻断噪声传播: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传播途径,如何用吸音、隔音音屏障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在人耳处减弱噪音:受音着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如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收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护耳器。
结束语
噪声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宁静,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因此说噪声污染已成为了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因此,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防止噪声,改进我们的声环境质量,给我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环境污染质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