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在对工业生产污废水的处理上,污水处理企业一直秉承着“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通过多种生物和化学净化工艺模式的配套建设,实现有效的回用。本文阐述了生产污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概述,并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对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瞻对污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于生产补充水的发展途径予以探究,将为我国生产和生活污废水的再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工业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生产补充水

一段时间以来,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总量快速攀升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随着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实现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的“零排放”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的共识。在应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的回收和利用中,生产污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得到较好发展,在传统废水处理工艺上进行针对性的环节改良。再生水资源利用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策略,这一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指标,实现开采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小水资源损耗,缓解区域用水短缺的实际状况,将在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多个层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工业污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概述

我国对生产生活污废水深度处理的专项研究起步于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污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实施及设备运行能力已相对较高。在达标排放的污水回用过程中,污水处理企业不断更新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这其中污水初步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而对于污水中的细菌、重金属等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部分生产企业使用有赖于专业的处理厂对污水做一定的深度处理,后期污水回用后多应用于能源开发、工业生产、城市供热和锅炉等工业设备,但整体而言需满足回用水对热交换系统不产生结垢及对整个工业管道体系不存在化学性腐蚀等要求。以某处理厂为例,其通过对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收集,而后进入回用水的预处理环节。此类废水COD较低,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和硬度都相对偏高。处理前期通过加入化学药剂的方式沉淀废水中悬浮物,再进行生化处理和软化处理阶段。在处理过程中,对于硬度和碱度双高的工业废水多采用石灰(Ca(OH)2)软化法,对碱度较低而硬度较高工业废水多采用石灰-纯碱软化法;对碱度高的负硬水则可选用石灰+石膏法。在处理过程中,应加大实验室水检测力度,保证回用水的使用安全。

2 工业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以Ca(OH)2软化法为例,其工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的残留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同时在生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其中,废水中的磷主要以有机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正磷酸盐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用石灰凝聚法容易去除。实践发现,软化过程中石灰量的选择,可通过对污水确定含碱度来设定。具体处理流程中,经过集水池的水质均匀后输送到混凝沉淀池,污水在混凝沉淀池与絮凝剂相互作用可将污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去除。而后进入澄清池。在澄清池进水管当中可加入添加凝聚剂和助凝剂,同时在澄清池的进水管上方添加石灰乳。在澄清池中便可完成对污水软化、混凝、澄清。这一系统采用的是2组机械加速澄清池。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加工后,出水的水质非常稳定且后期维护量较小,而后通过回收泵房进行提升回用。

3 工业污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于生产补充水的发展途径

3.1 加大废水处理的设施建设

我国工业生产和生活废水量将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所攀升,对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更为严苛。尤其是区域内的化工企业,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前景,前瞻性地建设化工生产产生的污廢水深度处理的基础设施设备,增大污废水深度处理处置能力,降低化工污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实现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要求的有效契合,以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3.2 加快废水处理的技术研发

工业污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改良,作为废水回用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成果直接决定处理企业废水回用的效能。污水处理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要充分借鉴生活生产污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的模式和经验,在对设备和技术调研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和实验评测,优化生活生产污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促成该技术应用下废水高效回用。

综上所述,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广泛应用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局面。而生活生产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提升又是一个系统的多点的构建过程,需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为支点,在生活生产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提升过程中,不断加大水资源环保监测力度,并在技术革新、设备投入、人才建设、岗位培训等多层面辅助下,助推生活生产污废水深度处理效能实现,使处理企业获得在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伟杰,岳禹峰,刘成荣.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处理[J].冶金动力,2014,(8):58-59+62.

[2]李瑞瑞,姜琪,余耀宏,等.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软化处理工艺[J].热力发电,2014,(5):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