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是迄今为止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但可允许水分子透过。
完整的反渗透处理系统一般由预处理部分、膜处理部分和后处理部分组成。导则中将讨论膜装置本身,包括膜元件、以一定方式排列的含膜元件的压力外壳、给膜压力外壳供水的高压泵、管道、仪表、装置支架和阀门等,还应包括设置就地清洗系统。
对反渗透膜系统的性能而言,通常采用产水流量和产水品质两个参数进行衡量,但这两个参数总是针对于给定的进水水质、系统回收率及进水压力。因此设计者的主要职责是针对所需的产水量,使设计的系统尽可能的降低膜元件成本及操作压力,与此同时尽可能的提高水回收率和产水量以及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与清洗维护费用。
达到设计产水量所需的进水压力取决于产水通量值的选择,设计时选择的通量值越大,所需的进水操作压力也就越高。为了减低膜元件的成本,设计时会选择高的产水通量值,但产水通量值的选择是有上限的,规定上限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今后膜设备内的污染和结垢。
系统的通量设计极限是由进水的潜在污染程度而定,随着产水通量和元件回收率的增加,膜面上的污染物的浓度也随之增加,产水通量值高的系统其污染速率和清洗频率就越高。经过预处理后的出水淤积密度指数(SDI)与水中残留污堵物质的含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对某一特定进水水源设计膜系统时,最好能了解到类似膜系统处理该水型时的运行情况。但是,通常未必有这类系统可供参照,此时可遵循本章推荐的系统设计导则。
系统设计者应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设计优化,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收集原水水质分析报告等系统设计资料,资料越完整,系统就越具有针对性,就越能为用户提供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可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