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减量化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1-29 08:46:4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6 KB
  • 资料分类:环境保护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应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处理污水的同时产生惊人的大量剩余污泥。污泥中的固体有的是截留下来的悬浮物质,有的是由生物处理系统排出的生物污泥,有的则是因投加药剂而形成的化学泥,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约为处理水体积的0.15 % —1 %左右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就是要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使污泥得到再利用或以某种不损害环境的形式重新返回到自然环境中。这些污泥一般富含有机物、病菌等,若不加处理随意堆放,将对周围环境产生新的污染。
对这些污泥处理方法主要有:农用、填海、焚烧、埋地。但这些方法都无一例外地存在弊端。如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通常超过农用污泥重金属最高限量的规定。此外,污泥中还含有病原体、寄生虫卵等, 如农业利用不当,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填埋处置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大量占用土地。焚烧处置虽可使污泥体积大幅减小,且可灭菌,但焚烧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大。投放远洋虽可在短期内避免海岸线及近海受到污染,但其长期危害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已被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禁用。
一般每去除1kg的 BOD5 就产生15~100L活性污泥,这些污泥含水率达到95%以上,剩余污泥处理的成本高昂,约占污水厂运行费用的 25%-65% 。
欧洲国家每年用于处理剩余污泥的费用就高达28亿人民币。显而易见,任何有利于减少剩余污泥的措施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