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机动车数量将会超过2000万辆,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和汽车普及率的日益提高,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让人们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了解,树立防范意识共同行动起来,我们应及时对汽车尾气的污染重视起来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和治理。 

关键词:汽车尾气;防治 策略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在一定时期仍将保持高速城长势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方法和时间效益要求日趋突出,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施工等所不能分离的工具,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其排放的污染物也将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将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排入大气环境,导致大气质量下降。汽车尾气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环境质量,并直接危害市民身体健康。 
  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是指排气管中排出的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是污染最厉害的。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一大公害是一氧化碳(CO),它是汽车发动机排出有害成分中浓度最大的气体。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时量人就会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浓度再大时甚至可致人死亡。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CO) 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烈毒性的气体,成为大气中比较稳定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燃料燃烧不完全的产物,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能停留2-3年。氮氧化物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其中NO2是一种褐色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喘息、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CO还强,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氮氧化物是发动机在大负荷工作时高温高压燃气中少量氮被氧化成NO、NO2等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HC是一种混合物成分非常复杂。当HC浓度较高时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HC的产生仍是燃烧过程不完全造成的。 
  汽车排放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排放和油箱通风。汽油质量对汽车排放有关键性的影响。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燃油,剧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我国部分车用汽油烯烃含量高达40%,而欧美发达国家车用汽油烯烃含量一般低于18%。烯是汽油中不稳定成分,极易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限制燃油流量和进气量,破坏空染比。提高燃油品质是当前发展汽车产业、减轻汽车污染的重要任务。 清洁剂能防止并除去进气门、喷嘴、燃烧室沉积物,起到降低排放和油耗的作用。机动车生产厂家要加强新出厂机动车的尾气检测,对检测中存在缺陷或不能达标的机动车严禁出厂。国家已经淘汰的车型一定要禁止出售。相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城市中行驶的机动车的尾气进行抽检,对于抽检不合格的机动车,要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并进行尾气治理。 
  目前广泛采用的适用于大量在用车和新车的净化技术是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机动车的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在我国很多省份已经得到了推广和使用,它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对汽车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以减少污染。主要原理就是将机动车排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经过净化装置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气体,然后再排放到空气中,进而降低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加强机动车排放控制之外,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也是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治标且治本的可行之道。极积鼓励环保型机动车和清洁能源机动车的生产和使用,最根本和最终的途径是开发代用燃料和电动汽车。目前汽车的代用新型燃料主要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它们存在发动机功率下降、加速性能差的缺陷。还有就是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排放污染大大下降,汽车尾气排放可达严格的欧洲三号标准。轻烃与其他燃油相比,具有高热值、无毒害的特点,对环境几乎达到零污染。电动汽车被称为理想的无污染汽车。虽然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受到技术的制约,但它仍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之,机动车在给城市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因其排放的尾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减少汽车污染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广泛的社会问题,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严重超标,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机动车尾气的治理措施有很多,只要付诸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和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使机动车的尾气污染治理工作得到规范,使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李国彦,王同建.汽车尾气排放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影响[J].天津科技.2007,(04). 
  【2】李栋梁.发展天然气为汽车燃料的环保和经济前景 . 甘肃科技. 2005年7期 
  【3】张超.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与治理探讨[J].北方环境,2011(11). 
  【4】华爱红,李丽,丁国良.浅谈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7.(04).